约11180字。
第8课山地回忆
本课话题——善良
一、从课本中积累
“光着脚打下去吗?”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儿,还够做一双袜子。”
女孩热爱八路军,又心眼好,聪明伶俐,热心细心,善表情意,主要表现在对战士艰苦条件的关注上。女孩子毕竟是在关心一位陌生男战士的这么具体的生活问题,加上农村姑娘羞涩的一面,自然开头会不太好意思。“光着脚打下去吗”这句似乎突然却合乎情理的发问,生硬地将话题从抗战胜利一下子转移到光脚上,表现了女孩热心善察,有心帮助又不好意思直言的心理特点,表现出农村姑娘淳朴善良的美好形象。
二、从自然中积累
亚马孙热带雨林曾有一种名叫“树虎”的动物,伐木工人砍伐树木,飞禽走兽纷纷逃之夭夭,唯有树虎岿然不动。人们好生奇怪,结果发现,有一只树虎被树胶黏在树干上,其他树虎围在旁边不离不弃,并喂吃喂喝。树虎是群居动物,相互照顾的“善良”本性是它们生存的定律,也就是这定律,让它们遭到灭顶之灾。树虎的皮毛珍贵,人们便利用树虎的这一本性,捕捉一只做诱饵,而捕获其他树虎。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也是与生俱来的近邻,不要为了满足私欲而去伤害善良的动物,善待动物就是善待自己,不要做“善良”的终极杀手!
三、从历史中积累
1814年的一个夜晚,一个酷爱音乐的年轻人走过维也纳街头。因为家境贫穷,买不起钢琴,他只好每天到一所小学去练钢琴。他喜欢作曲,可是有时拮据得连作曲的纸都没钱买。此刻,他正在回家的路上为生计犯愁,忽然看见一家旧货店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手中拿着一本书和一件旧衣在叫卖。年轻人认出这个小孩曾在他教学的唱诗班当过歌童,他顿时鼻子发酸,巨大的同情心驱使他不由自主地在单薄的衣衫里摸出了仅有的一点古尔盾,买下了那本旧书。年轻人边走边看那本书,竟发现其中有大诗人歌德的诗作《野玫瑰》。他一遍又一遍地朗诵,整个身心被诗的意境溶化了,一段清新而亲切的旋律从灵魂深处飘了出来。这个青年就是被人称为“歌曲之王”的舒伯特,他写的这首《野玫瑰》名曲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其手稿价值连城。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首名曲的诞生源自他的一颗善良之心呢?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因为它能唤起人道主义的复苏。
四、从名言中积累
1.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曾子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3.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莎士比亚
4.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罗曼•罗兰
5.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培根
6.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卢梭
一、作者简介
“荷花淀派”创立者——孙犁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中学毕业后曾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1936年,到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书,初步了解了白洋淀人民群众的生活。1937年冬参加抗日,主要在冀中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并在这里发表了《荷花淀》等短篇小说。1958年出版了小说和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这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合集。
作品: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
二、背景回放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抗日,并经过8年的抗战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军队与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篇小说是孙犁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写成的,通过“我”和“小姑娘”往事的回忆,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山地人民建立起来的鱼水情谊。
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