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19道题,约8770个字。

  山东省淄博周村区2019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毕业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核对监考教师粘贴的考号条形码是否与本人信息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题2分,共12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ě)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征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
  B. 老人每天早上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qiū)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C. 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D. 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经》对我们而言还是一个谜,它有着太多的秘密尚未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我们研究它,虽殚精竭虑,却仍对它恋恋不舍。
  B. 他写了一部描写农村现状的小说《空槐》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又接连写了几
  部农村题材的小说,竟然成了作家。
  C. 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词义于一体,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辉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
  D. 从先秦至清末,有关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不仅在汪洋浩瀚的历代典籍中星罗棋布,而且在戏曲舞台和民间说唱中俯拾即是。
  3.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设问,先提出疑问,再回答“我”是因喜悦而“常含泪水”,强烈地表达了“我”的激动之情。)
  B.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C.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花枝”借代枝头怒放的梅花。用一个“枝”字,说明不是一点梅,而是满枝的梅花。)
  D.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现了井冈山翠竹的修长、茂盛、别有神采。)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名人传》中叙述了德国的贝多芬、意大利的米开朗琪罗和俄国的托尔斯泰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B.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责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将“肉麻当作有趣”。
  C. 通常人们在信尾写上“此致敬礼”,这个“此”是代指后面的“敬礼”。
  D.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是宣扬革命精神的音乐史诗,是中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的重要作品。
  5.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恰”在诗中竟然这样的传神。真正的好文字也是恰好。
  ①我最喜欢的是后两句,“恰恰”多有意思的词语,生动鲜活,惟妙惟肖,有音律之美。
  ②小时候读杜甫的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③原来“恰恰”是形容黄莺的鸣叫声,见蝴蝶在花丛中蹁跹起舞,枝头的黄莺忍不住唱起歌来。
  ④春天的气息一瞬间扑来,莺歌燕舞,花开陌上,内心充满无限的喜悦。
  A. ④③②①B. ④②①③C. ②③①④D. ②①③④
  6.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先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
  B. 认真阅读完你的文稿,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C. 请您来做报告,想必您会感到荣幸!
  D. 感谢你的热情邀请,行,届时我一定光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