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860字。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四)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是西方美学的核心范畴。什么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有些研究者认为,它也应该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于是,他们以美为线索到卷帙浩繁的文本中去寻找美的思想,结果他们期待的深刻且丰富的美的思想并没有被发现。其实,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是意境。
  从中国美学史来看,意境与意象和象等概念相关。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象与形相比,有虚与实、动与静的区别。象还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想象”。韩非子说“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比较起来说,眼见的形为实,意想的象为虚。
  正因为如此,意象专指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所创造的审美对象,它可以是虚构的、想象的,总之,是非现实的。形象多指现实中的事物的形状。形象可以是审美欣赏的对象,从而转化为意象。比如,在文学形象这种说法中,形象就是审美对象,可以包含虚构和想象的成分。不过,形象也可以是非审美活动的对象。比如,在测量活动中,形象就表现为客观的形状。意象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目标。通过意象,我们可以将审美与非审美、艺术与非艺术区别开来。
  什么是意境?尽管境与象关系紧密,但彼此又有不同。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境生于象外”等说法,可见境是个别的象的放大或延伸。从这种意义上说,意境比意象要大。意境不仅大于意象,而且高于意象。与具体的意象相比,意境更加抽象和虚灵。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意境也有境界的意思,有意境就意味着境界更高。对意境的欣赏,能够使人超越具体的、有眼的物象、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意境还往高深的方面伸展,由此意境类似于古人心目中的宇宙、即“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但它不是物理学上的宇宙,而是心灵的宇宙,是精神生活的宇宙。中国艺术家创造出有意境的艺术作品,目的是安顿我们的心灵与精神生活。因此,蔡元培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中国美学追求的是虚灵生动和淡远超越。虚灵生动和淡远超越其实就是意境的特征。这与西方美学追求的美的形式非常不同,它们之间的不同是在相对独立的环境和历史进程中自然形成的。西方美学所谓的形式,源于古希腊哲学中的理念,相当于今天工业生产中的模具,它是静止的、固定不变的。美就是这种凝固的、具有标本或规范作用的形式或样式。中国美学从来就不追求这种凝固的样式,甚至将它贬低为低级的形,认为对它的追求有碍于对高级的神或者道的把握。
  (节选自彭锋《意境论的重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易传》中,象具有虚和动的特点,也可以是想象的,形则指真实和静态的器。
  B.意象是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所创造的审美对象,通过意象可区别审美与非审美
  C.意境是意象的放大或延伸,比意象更加抽象和虚灵,大于、高于、甚至深于意象。
  D.与中国美学不同的是,西方美学追求凝固的、具有标本或规范作用的形式或样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用西方美学的核心范畴引出话题,采用先驳后立的立论方式引出自己观点。
  B.材料通过对中国美学史的追溯,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最后得出意境论的内涵。
  C.材料中多处引用中国古代文献中的话,既佐证了观点,又增添了内容的厚重感。
  D.整个材料侧重论述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通过中西美学各方面的对比得出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某些认为美也是中国美学核心范畴的研究者们并没有在文本中发现任何美的思想。
  B.意境就是境界,能使人获得对人生、宇宙等的哲理感受,获得心灵与精神的快乐。
  C.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这也说明他看到了美育所具有的宗教功能。
  D.西方美学以“形”为起点,中国美学以“象”为起点,因此形成彼此对立的美学。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5G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面向2020的移动通信技术”。毫无疑问,5G是推动新一轮数字变革的最重要角色。
  5G的出现,让物联网真正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只有5G网络,才能承载物联网产生的庞大无比的井喷式网络流量和在同一瞬间产生的海量网络请求。可以看到,5G将成为实现网络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重要纽带,它首先将使前几年兴起的物联网概念真正成为现实,可穿戴智能终端、车联网终端以及各类大大小小的智能终端,都将连接上这张物联网。人们也毫不怀疑这些愿景很快就会实现:“手表、眼镜、牙刷、球鞋、自行车等个人资产,城市的停车位、垃圾箱、广告牌、路灯等基础设施,都将是庞大无比的物联网上的一颗颗小沙砾,工厂里的各种装备设施也都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