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80字。
  《陋室铭》教学设计
  西安市新城区 西安爱知初级中学  吴春玲
  内容提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也即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课所属单元的教学要求则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为达成以上目标与要求,本课教学设计以“读”贯穿课堂始终,围绕“铭”的文体特征开展教学活动:初读,感受铭的形制特征;再读,理解铭的基本内容;三读,读懂铭的志趣追求。在教学活动的自然推进中,借助方法的引领,积累文言词语;借助背景的界入,以及相关诗歌的延伸与阅读,认识作者其人,体会高洁傲岸的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本课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由言及文,披文入情,言文兼顾,引导学生读懂文字,丰富积累,提升文言阅读能力;读出深度,读出宽度,体会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正文
  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
  “陋室”,是作者做官期间居住的简易房子;“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了一种文体。
  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文章短小精美,对偶工整,虚实相生,言志如诗,韵味如歌。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了解“铭”的特点,朗读、背诵并默写全文;
  3、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高尚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难点 :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常言安居乐业,其实居亦有别。有人住轩敞华屋,楼阁台榭,丹楹刻桷;也有人身居斗方之室,蓬门荜户,茅茨土阶。人生在世,若得前者,不免令人欣喜;偶遇后者,又将如何自处?今天,让我们一起赏读经典铭文《陋室铭》,品味蕴藏于文字背后的哲理情韵、志士情怀。
  二、解题
  1、齐读:陋室,简陋的屋子。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2、铭,是一种文体。古人作铭,常以身边的物件为题,如鼎、镜、钺、剑、枕、杖、笥奁、漏刻等,并把它们刻在器物上。根据器物和写作目的的不同,刻在墓碑上,记述死者生平,以颂美追思,叫“墓志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的,时时提醒,以自警自戒,叫“座右铭”;刻在名山大川和建筑物上,纪功颂美,以劝勉世人,叫“山川风物铭”。
  不过,它们虽内容不同,形制有异,但语言的特色,却并无二致。不仅文辞简约优美,像本文,尽管只9句81字,但却是铭文中的长篇;而且全文押韵,如诗如词,琅琅上口。请同学们小声朗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找出韵脚词,用红笔勾画出来。
  三、初读,感受铭的形制特征
  1、读准字音
  朗读,最起码的要求是读准字音。哪位同学朗读一遍,帮助大家一起来正一下音。
  吾(wú)     德馨(xn)     苔(tái)痕
  鸿儒(rú)      调素琴(tiáo)    案牍(dú)
  2、注意押韵
  韵脚词,也即“句末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你找出来了吗?哪位同学明确一下。
  本文韵脚词:名ing,灵ing,馨in, 青ing,
  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3、读出节奏
  一韵到底,让文章回环往复,琅琅上口;韵脚词均在偶数句,又让句子两两呼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