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10个字。

  《马说》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唐有韩柳、宋有欧苏”。我们今天学习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的一篇文章——马说。马说不是马说话,说在古代为一种说议文体,即说说谈谈,这儿可以理解为议马、说说马的文章。我现在提出个问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后,根据我提的问题填出下图:
  1、马吃什么?
  2、马住在哪里?
  3、赶马的工具用什么?
  4、马的分类是什么?
  5、喂马的是谁?
  6、能辨别马的是谁?
  7、两匹马、三匹马称作什么?
  生:(生默读课文,用笔圈点后填图)
  师:时间到,下面我问请同学们答。马吃什么?
  生1:粟。
  师:粟是什么?
  生2:一种喂马的粮食。
  师:只喂马不可以喂人吗?粟是一种粮食。古代指粮食有五谷,即:稷、黍、麦、菽。麻。粟是禾(谷子)和稷(粘黄米)的总称。马住在哪里?
  生3:槽枥之间。
  师:对!槽枥指喂马的食槽。槽枥之间呢指马棚。赶马使用的工具是什么?
  生4:马鞭。
  师:用课文中的称呼。
  生5:策。
  师:对!课文中有两处提到策,各有不同。把用马鞭的原句说出来。
  生6:执策而临之。
  师:马有好有孬有优有劣,课文中把马分为哪两类?
  生7:千里马、常马。
  师:对!平时什么人在喂马?
  生8:奴隶。
  师:对!奴隶人之手。古时人的等级分得很严。有贵人、贱人、主人、仆人、大人、小人,这里的奴隶是指低贱的赶马的人。能辨别马的是谁?
  生齐:伯乐。
  师:读出这一句(生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课文中把伯乐来了个定位,就是能识别千里马的人。单马为马,双马为……?
  生齐:骈。
  师:对!古时单马为马,双马为骈,三马为骖,四马为驷。骈为两两相对,课文里指成双成对。好!看黑板上简图(见下),我们对马的常识有一个初步了解,同学们喜不喜欢听我讲一个“伯乐识马”的事故。
  生齐:喜欢(鼓掌)。
  师:(讲伯乐识马的故事)在我国古代战国秦穆公时有一位善于识马的人叫伯乐,伯乐本姓孙,名阳,叫孙阳。相传有一次伯乐赶路经过虞坂这地方,只见一匹马喘着粗气,背上汗滴直淌,拉着盐车累得筋疲力尽,趴在地上。伯乐打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