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9道题,约7560个字。
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R版)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拥毳衣炉火,_____________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
②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一上高城万里愁,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④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⑤倚东风,________。小园几许,收尽春光。(秦观《行香子》)
⑥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中,以象征的手法表现了作者被贬黄州时的孤寂处境和以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点明时令特征,令人心生寒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触景生情,秋天的记忆不仅仅是心情,更多的是那份诗意。此时,伴随阵阵秋风惬意,看着那初春抽出的枝条,有了夏的洗礼,秋的装点,安静地随风摇yè起舞,片片随风婆娑的略显发黄的秋叶,缠绵不舍地缓缓飘落。落叶一地黄,多愁善感的心灵深处,是否也会发出感叹:这是岁月的沧桑、流年的感慨,还是风的无情、树的不挽留的悲伤?沉醉于“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的美妙境地。诗情画意中,一幅幅秋景写意画映入我的脑海。安静中,心情也好了许多,暂且忘记了人世间烦恼和锁事的纠缠。初秋的烟华风云,就是这样,矛盾交织、心情起伏,让人在潜意识中感到如痴如醉的余香。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惬意( ) 摇yè( ) 纠( )缠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沧桑”是成语“__________”的缩写,其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让人在潜意识中感到如痴如醉的余香。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向太阳》被誉为照耀抗日战争的优秀长诗,分为__________章,四百多行,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它不是理念的历史,而是有血有泪的颤动的历史。(2分)
(2)《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上梁山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主要有三种类型:官逼民反型、战败投降型和自愿上山型。请将以下二位人物填写到相应的横线处。(2分)
水浒人物:卢俊义 林冲
官逼民反型:__________________
战败投降型:__________________
4.某班要在11月8日下午4点举行“安徽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活动,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了解安徽,赞美安徽,热爱安徽。请你参与进来。(12分)
(1)班委会打算邀请其他班级的部分同学参加,请你在班会开始的前一天出一则通知。(3分)
(2)下面是主持人写的一则开场白,请你帮忙解决一些问题。(6分)
“八百里奔腾皖江东西横贯,【A】七千万儿女在她的哺育下处处显生机。安徽是一个物华天宝的地方:铜陵的铜,两淮的煤,水东的蜜枣,砀山的梨;北有凤阳花鼓,南有安庆黄梅。安徽更是一个【B】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七十二峰秀丽黄山遐迩闻名,天地灵秀孕育了无数优秀儿女。吴敬梓看破封建科举著有《儒林外史》,邓稼先抛弃海外荣华成为‘两弹元勋’。有方苞、【C】________________等【D】文化名人发扬青史,更有丁汝昌、戴安澜等爱国英雄享誉中华。作为安徽人,我们无比自豪!我宣布‘安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①画线句子【A】要改成能和前面一句形成对偶的句子,你认为应该这样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文中【B】处要填一个符合下文内容的成语,你认为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1分)
③主持人不知道安徽更多的文化名人,只想起一个,让你帮她再补充一个。你在【C】处补充的文化名人是______________。(文中已出现的不能使用,1分)
④画线句子【D】动宾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2分)
(3)对于本次主题班会,你筹划了哪些活动内容?(至少3项,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