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20字。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选用变换句式
  1.把后面的句子填到文段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寂寞未必就是不幸,倒可能是一种磨炼,甚至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________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________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①往往是最有才华的人,又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②不一定是最有才华的人,而往往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③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
  ④生活与生存这两个概念迥然不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B [这是语境类句子衔接,要注意其观点倾向、上下文的特定情况。第一段强调寂寞是一种磨炼,使人得到升华,①先强调最有才华,其次才是耐得住寂寞,显然与原句观点倾向不一致,②用了“不一定是……而是”的句式,突出了耐得住寂寞的重要,符合题意。第二段话前半句提出话题,后半句举例印证,中间要填写的③使用设问句,上承关于“物质、理想”“生存、生活”的不同,下启动物和人的举例,符合句意,④强调“这两个概念迥然不同”,领起的应是对两个概念加以解释,与原句下半句情境不符。]
  2.(导学号42136162)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人对小说的欣赏习惯,讲究的是无巧不成书,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不喜欢一般化,而喜欢特殊化。
  A.爱看不知道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
  B.爱看新鲜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
  C.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而爱看不知道的事情
  D.不爱看陈旧的事情,而爱看新鲜的事情
  解析:C [上文突出“巧”字,下文突出“不喜欢一般化,而喜欢特殊化”。A、B两项均为“爱看……,而不爱看……”与原文的“不喜欢……,喜欢……”照应错位;D项的“陈旧”“新鲜”也不能与原文的“一般化”“特殊化”相照应。故选C。]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句,使其句式一致,结构对称。(允许增删或改动词语)
  诗人们咏月,常常用金蟾、玉兔称明月;并把月色比喻为寒霜、白雪;有时又用玉盘、宝镜给圆月作比喻;新月则常常被叫作琼钩或者玉簪。有时用明月来形容佳人的容貌,有时借明月来象征高洁的精神,等等。这些咏月的常用手法,李白都运用自如,别具风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们咏月,常常称明月为金蟾、玉兔;喻月色为寒霜、白雪;状圆月为玉盘、宝镜;比新月为琼钩、玉簪。
  4.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散句。
  为了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提高工作效益,为了更好地支援农业,我们必须贯彻这一指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为了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益,更好地支持农业,我们必须贯彻这一指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