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60+6710字。

  第1讲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发展到今年,经历了2015年的初探,2016年的发展,2017年的成熟,2018年的继续完善。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世纪宝宝’中国梦”考查的就是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这一类作文同过去考查的作文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二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因此2020年的考生对这一类型作文应高度重视,以便能在紧张的考场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标杆范文
  料得明日花更红
  ——给2035年18岁的你
  (2018全国卷Ⅰ优秀作文•河南考生)
  素未谋面的18岁青年:
  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时光的车轮已经转动到了2035年。作为2000年出生的“世纪宝宝”,我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蓬勃发展。如若可以,我真想成为一名画师,为你描绘一幅五彩斑斓的时代画卷。
  回首过往,汶川地震牵动数亿国民的心,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惊叹中国的力量,“天宫一号”太空授课让我们感受科技的魅力,公路“村村通”让村民出行更加便捷,互联网的普及令国民生活有了质的飞跃……18年来,祖国母亲前进的脚步铿锵有力,从未停歇。
  今朝花开胜往昔,料得明日花更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挑战。2018年,已成年的我们勇敢地接过了时代赋予的使命,2035年的你,准备好了吗?
  要使明日花更红,需要新一代青年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处于新时代的你,更应该牢记使命,懂得奋斗的重要性。人需要仰望星空,但更需要脚踏实地。
  我相信2035年的祖国国力应该足够强盛了,可我仍希望你能牢记使命,不满足于现状,继承老一辈的奋斗精神;仍希望你心中充满家国情怀,脚踏实地,用心体会为祖国奋斗的幸福。
  要使明日花更红,需要新一代青年顽强不屈。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希望你在任何时候都有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人的生命似水流奔腾,不遇岛屿和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国家也一样。回想十年前汶川那场大地震,中国并没有被灾难击倒,反而变得愈加强大,那些在苦难中练就的精神,也因时间的沉淀而愈显珍贵。
  要使明日花更红,需要新一代青年保持生机与活力。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我希望你也能如此在国家建设中永葆热情。新时代需要你们,祖国需要你们,所以,请勿辜负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青年提出的期望: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泱泱五千年华夏文明,在我们手中,更在你们手中。不同时代、相同年纪的我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我们要用心谱写更加辉煌灿烂
  ……
  第2讲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讲,是材料作文,材料(内涵)是考生作文立意的源头。但在表现形式上看,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限定话题,允许考生对材料进行多角度解读,从中提炼出不同方面的话题,进而确立其文章主旨。
  新材料作文既有规定的限制性,如要求不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又有灵活的自由度,如允许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等。由于它较好地融合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长处,因此近年来深受命题者的青睐。2018年高考全国卷II、江苏卷、浙江卷、天津卷都采用了这种题型考查写作,新材料作文是当今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
  标杆范文
  君子当为器
  (2018天津卷优秀作文)
  孔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应像器具那样,让自己的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而我却说,君子当为器。君子当通过接受教育使自己进步完善,从璞玉浑金成长为有用之器;君子当海纳百川成有容之器;君子当砥砺前行成国之重器,怀抱为国为民,舍我其谁之志。
  君子当为有用之器。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三字经》中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一句,教育人们要努力学习,像雕刻玉器一样打磨自己,使自己成为有用之器。可见将“成器”作为成长目标,对每个人的发展都有着引导和激励作用。三国东吴大将吕蒙,自幼家贫,渴望凭借战功博取富贵而疏于读书,所以果敢有胆却学识浅薄,被人戏称“吴下阿蒙”,后因听从孙权的劝导而坚持每天从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努力读书学习,学问大增。此后吕蒙与学识丰富的鲁肃交谈,鲁肃惊叹他学识变化之大,“非复吴下阿蒙”,吕蒙则傲然对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生活中,我们对自己成器的强烈愿望使得我们熠熠生辉。与此相比,方仲永少时聪慧,长大后却泯然众人矣的故事,恰恰告诉我们有天赋而不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只会将天赋消耗殆尽,抱憾终生。努力雕琢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有用之器。
  君子当为有容之器。通常一件器物从打造之初,体量便已确定。但人们在打造自己这只器时,可能会发现体量的大小是每个人在奋斗中逐步定下的。人仅靠一己之力是很难成功的,因此一人唯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拘小节的气魄取长补短,利用各方优势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齐桓公不与管仲计较那一箭之仇,任用他为宰相,借助他的政治才能让自己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堪称君臣佳话。孟尝君不计较擅鸡鸣狗盗之人的身卑位贱,将他们收为门客,才有他被困于秦时,狗盗之徒偷出狐白裘献给秦昭王妾说情放孟尝君归国,鸡鸣之徒学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助他顺利归齐。林肯那句“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更说明了宽容与度量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正如大海容纳百川不择细流,成大器者也不拘小节。
  做有容之器,善取长补短,必事半功倍。
  君子当为大国重器。成大器固然重要,但器为谁所用更为关键。历史上那些真正的伟人在打造自己时,念念不忘的永远是让自己为国家所用。三国时期,许汜空有才学却毫无担当,国家大乱,他却只顾求田问舍,为一己私利四处奔波,丝毫不关心国事,被刘备训斥。当今之世,从王淦昌、钱学森到邓稼先、于敏,老一辈科学家们为了让中国早日傲立于世,有的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科研条件毅然回国,有的为了尽快出成果而不顾自身健康和生命。他们,就是大国重器。但可称大国重器的不只是这些科学家,像董存瑞、黄继光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的战斗英雄、民族英雄,像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这样的大国工匠,他们是沉稳可靠的青砖石,也是兢兢业业的螺丝钉。他们,也是国之重器。国之重器,为国可忍辱负重,粉身碎骨;为业可择一事终一生,呕心沥血。
  大国崛起,国人须崛起。如何崛起?当努力成器。
  佳作旁批
  ①引用孔子的“君子不器”并反弹琵琶,提出中心论点“君子当为器”,并进一步说明君子当为何器——有用之器、有容之器、大国重器,以“三器”领起下文。
  ②中间部分对比论证,论据都是出自所学内容,恰切有力又让阅卷人有亲切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