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名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4部分 专题19亮点打磨
2020版高考语文名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4部分+专题19+第1讲+妙拟标题.docx
2020版高考语文名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4部分+专题19+第2讲+精雕首尾.docx
2020版高考语文名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4部分+专题19+第3讲+点题扣题.docx
2020版高考语文名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4部分+专题19+第4讲+锤炼语言.docx
第1讲 妙拟标题
题目居于一篇文章之首,是文章传递重要信息的有机组成部分。“拟就好题一半功”,这说法虽有夸张之嫌,却凸现了题目在整篇文章中的重要性:作文题目是阅卷老师和考生作文的首次接触,文章题目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阅卷老师对作文的第一印象。那么,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应该具有哪些标准呢?一般说来,有如下三点:
准确精练 题目不宜过长,用语要力求精练简洁,言简意赅,有高度的概括性,避免冗长繁琐。
新颖贴切 题目要新颖,独特,有创意,有个性;但新颖绝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追求新颖必须合乎情理,用语要和文章的中心、文体的特征、文章的语言风格相协调。
形象优美 题目所遣之词、所用之字要有形象性、表现力和美感。
标杆范文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2018全国卷Ⅰ优秀作文•河南考生)
亲爱的弟弟妹妹们:
我将这封信装进“时光瓶”,遥寄给2035年18岁的你们。那时的你们像现在的我一样拥有美好的青春,但除了所拥有的,你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李贺诗云: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亲爱的弟弟妹妹们,这便是前人对我们的忠告,处于最好年纪的我们,就应当有凌云壮志。我们当谨记梁启超先生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担起属于我们的责任,塑造我们国家的未来。
回首历史,我泱泱华夏,从不乏民族脊梁。从出使西域的张骞到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从闻鸡起舞的祖逖、刘琨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七下西洋的郑和到舍身为国的黄继光……青年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有责任,有担当!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从南昌起义到万里长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是无数个年轻的铮铮铁骨托起了祖国的发展!
先辈们用行动教给我青年的责任,而生于世纪之交的我也想把我所经历的说与你们听。
那一年,我8岁,一场大地震将祖国13亿人民的心紧紧拴在了一起。灾难面前,国人毫不畏惧,毫不退缩,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筑起了一道抗震救灾的钢铁长城,无数青年奋战在救援一线。终于,人情的温暖战胜了天灾带来的痛苦,汶川的重生令我看见了青年的力量。
那一年,我13岁,一堂太空授课在亿万中国青少年心中掀起浪涛。天宫课堂一连串的科学演示,让枯燥的物理公式变得生动起来。通过这次授课,我感受到了科学的奇妙,不由得感叹航天科技的威力和先进,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相信很多孩子和我一样,在那一刻爱上了神奇的宇宙,在心里种下了一个航天梦,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像“天宫一号”上的哥哥姐姐一样,代表中国进入浩渺的宇宙。
这一年,我18岁,坐在高考的考场上,为了实现自己最终的梦想而迈出小小的一步。此刻,无须说公路“村村通”工程的伟大成就,无须说推动“精准扶贫”的重要影响,无须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越全球平均水平的突破性意义……因为我们的国家已给了我太多的自豪与骄傲。我庆幸我生于这样一个时代,我渴望看到一个更好的时代,我更相信我能为那个更好的时代贡献一份力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8岁的你们,请谨记“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与我一道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吧!
你们的大哥
2018年6月7日
佳作旁批
①开头点题,“你们还应该做些什么?”一个问句领起下文,给人思考。
②扣题阐释。由李贺的诗句和梁启超的名言,引出本文的主要观点——青年应当担起塑造国家的责任。
③思路展开,回顾历史上的青年有为的人和事,进一步论证中心。
……
第4讲 锤炼语言
语言的优美靓丽就是要做到“有文采”。“有文采”是在“发展等级”的“语言通顺”这一基础上,对作文语言提出的更高一级要求。《考试说明》把“有文采”定位于“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这四个方面就是“有文采”的四个评分点。其实,“有文采”就是用华丽的语言包装思想,使文章的思想感情以一种完美的形式呈现出来。固然,辞藻华丽,语句优美,气势磅礴,朗朗上口是“有文采”的体现,但如果“文采”与“思想”相脱节,文章只是有华丽的语言外表,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这样的文章也是苍白无力的,是不成功的。因此,需要对语言进行锤炼,使语言与文章的思想内容密切结合起来。
标杆范文
遥想当年我的国
(2018全国卷Ⅰ优秀作文•湖北考生)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泱泱中华,日益强大。待这封信应时代召唤而开启时,祖国母亲应已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高铁应随“一带一路”通往了更多国家,以“墨子号”为代表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也在浩瀚的太空中成为地面城市、信息传输点传输信息的利器。那么,祖国是如何历经坎坷又不断向前,打造中国速度、实现中国式飞跃的呢?且让这篇文章为你娓娓道来。①
2008年,中华大地下那条躁动不安的巨兽一声怒吼,汶川被夷为了平地。国人目光瞬间聚焦灾区:心痛,有如“范跑跑”一样在地动房摇之际弃孩子们于不顾的自私教师;感动,有如林浩一般自身瘦小却坚定地将两名同学背出废墟的少年英雄;心安,全国人民心系灾区,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派发物资,征调军队,片刻不怠;欣慰,各行各业的人自发地、有组织地为灾区捐款。如今你们所见的汶川美丽而繁荣,可是当年多少孩童守在电视机前,看到的却只是滚动播放的灾民灾情,满目疮痍,触目惊心。这是自2000年来,中华儿女共同面对的一大坎坷。
时光悄然流逝,转眼,中国这头雄狮已昂首屹立于东方,并向远方传去它浑厚有力的呼吼: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展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令世界瞩目……然而在一些偏远角落,仍有人尚未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福利,为此,国家大力开展“精准扶贫”,扶其智更扶其志。就这样,在不断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我国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快速靠近。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
是的,如今中华儿女的中国梦被一次次讴歌称颂: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