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高考语文总复习:经典写作素材淡泊篇
高中语文经典写作素材淡泊篇乱世敦教化20190610366.doc
高中语文经典写作素材淡泊篇安贫乐道20190610372.doc
高中语文经典写作素材淡泊篇陈子仲隐遁20190610371.doc
高中语文经典写作素材淡泊篇道法自然20190610370.doc
高中语文经典写作素材淡泊篇鼓盆而歌20190610369.doc
高中语文经典写作素材淡泊篇慧能悟禅20190610368.doc
高中语文经典写作素材淡泊篇梁鸿与孟光20190610367.doc
高中语文经典写作素材淡泊篇说我是啥就是啥20190610365.doc
高中语文经典写作素材淡泊篇陶渊明归隐20190610364.doc
高中语文经典写作素材淡泊篇无为治天下20190610363.doc
高中语文经典写作素材淡泊篇笑口常开20190610362.doc
高中语文经典写作素材淡泊篇心静如水20190610361.doc
高中语文经典写作素材淡泊篇杨朱算账20190610360.doc

  安贫乐道
  孔子发现弟子原宪很会理财,就让他做了学馆里的总管。有一年春节,原宪准备回去和家人团聚,孔子见原宪平日十分辛苦,决定给他一些小米带回家过年,原宪却坚辞不要。
  孔子说:“不要推辞了,如果你家用不完,就送给你家乡的穷人吧。”
  这样,原宪才接受了孔子赠给的小米。
  原宪学习刻苦勤奋,孔子的许多思想都被他全盘接受。最后因为孔子的一句话,决定了他终生安贫乐道、矢志不移的取向。
  那是一次师生间的闲谈。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
  孔子告诉他:“你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国家政治清明时,就出来做官领俸米;如果国家政治黑暗,就要躲开不干。”
  原宪把孔子的话铭记于心。孔子死后,他才三十岁,正是精力旺盛、年富力强的时候。可他看到四方各国都是坏人当道、好人遭殃的形势,找不到一处清明的做官场所,于是隐居到卫国的草泽之中,过着自食其力、孤灯苦读的清贫生活。
  十几年后,子贡做了卫国国相。当他打听到同学原宪的住处后,便乘坐豪华的马车,率领大队人马,来到草泽之野。子贡见无路可行,就派随从军士砍伐荆棘,清除地面的草藤污泥,铺设出一条宽阔的道路。然后,子贡乘车,前呼后拥地来到原宪的茅舍。
  子贡下了车,趾高气扬地嚷道:“屋里有人吗?”
  原宪手捧书本,衣衫破烂、鞋帽不整地从低矮的茅屋里钻出来,双目无神地盯着子贡。
  子贡见状,讥笑着说:“老同学不认识我了吗?看你老先生这个样
  ……
  道法自然
  庄子的智慧是超然的,仿佛是天空中的行云,悠悠荡荡。
  有一天,秋高气爽,太阳已爬在半空,庄子还长卧未醒。
  忽然,门外车马滚滚,喧嚣非凡,随后有人轻轻叩门。
  原来是楚威王久仰庄周大名,欲将他招进宫庭,辅佐自己完成图霸天下的事业。楚威王派了几位大夫充当使者,抬着猪羊美酒,黄金千两,架着驷马高车,郑重其事地来请庄周去楚国当卿相。
  半个时辰过后,庄子才睡眼惺忪地开门出来。
  使者拱手作揖,说明来意,呈上礼单。
  不料庄子连礼单瞟也不瞟一眼,仰天大笑:“千金是重利,卿相是尊位,请转告威王,感谢他的邀请。诸位难道没有看见过君王祭祀天地时充作牺牲的那头牛吗?想当初,它在田野里自由自在,何等逍遥。一旦作为祭品被选入宫中,虽然得到很好的照料,可是这牛想不当祭品,还有可能,还来得及吗?去朝廷做官,与这头牛有什么差别呢?天下的君主,在他势单力孤、天下未定之时,往往招揽海内英才,礼贤下士。一旦夺得天下,便为所欲为,视民如草芥,视功臣为敌手,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你们说,去做官又有什么好结果呢?放着大自然的清风明月、荷色菊香不去观赏消受,偏偏费尽心机去争名夺利,岂不是太无聊了吗?”
  使者见庄子对于世情功名的洞察如此深刻,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怏怏告退。
  其中一位使者,还如遭遇当头一棒,突然勘破数十年的做官迷梦,决定回朝后上奏威王,告老还乡。
  ……
  杨朱算账
  战国初期魏国哲学家杨朱有一位朋友,成天患得患失,心情很不愉快,日子过得忧烦痛苦。
  杨朱为了帮助他解脱痛苦,使他达观一些,便给他算了一笔生命长度的账。他说:
  “朋友!活一百岁,可以算是长寿了吧?能活百岁的人,一千个人里也难遇到一个。假若有一个能活百岁的人,他从襁袍之中长大,到晚年老眼昏花,这幼年和老年,几乎占去生命的三分之一。人是要睡觉的,晚上和白天的睡眠时间加起来,一辈子有一半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再加上生病、生气、忧愁,患得患失的痛苦,又占去其余时间的一半!在人的一生中,能欢欢乐乐,一点儿忧虑都没有的日子,能有几天?恐怕很难找到一天是真正快乐无忧呵……那么,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什么欢乐呢?成天纠缠在名利之中,像犯了重罪的囚犯戴上层层枷锁一般,这又何苦呢?”
  这位朋友听了杨朱的话,恍然大悟。从此以后,他变得开朗乐观,心胸豁达,再也不沉浸在痛苦之中。
  【大视角】
  任何生命,都免不得生的跌宕,心的挣扎。要害只在于,从得失沉浮的漩涡中跳出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