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90字。
考场作文内容要避空就实
山之美,在于其深幽;水之美,在于其宽广;文之美,在于其充实。充实就是言之有物,持之有据。但许多同学习惯“代圣人立言”,貌似一位历史老人或一位哲人,纵横古今,侃侃而谈,却又缺乏人文积淀,缺少独到见解,于是通篇都是空泛苍白的议论。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空泛,使文章内容充实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介入自我”——我以我血荐轩辕
1.以“我”为本,唯“我”独尊
我们要尽量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自己及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这种方法好处很多:视角单一,力量集中,可把社会生活表现得真实而多样,使内容富有故事性;可把心理世界表现得曲折而细腻,使语言富有情感性;可把作文素材调配得合理而灵动,使结构富有自由性。文章中有了“我”,也就开通了与读者立体交流的通道,向读者展开了块块“半亩方塘”,使读者与“我”同悲同喜。如高考优秀作文《泛黄的照片,永不褪色的记忆》: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要抱有对古典的敬意与留恋。我仍愿意携一个老式的相机,穿梭在老城区的大街小巷中,记录下让我感动的片刻。我仍将这些照片装进爷爷的旧相册中,待它们亦变得泛黄时,与我的子孙共同欣赏。
作者直接将“我”置于场景之中,创设了一个特定的氛围,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代与照片”的认知,意境独特,启人深思。
2.多向对话,“我”在其中
写作文,实际上就是“对话”的过程:与自我对话,展示自我,推心置腹地与自我对话,认识真实的自我,展示血肉丰富的自我;与自然对话,丰富自我,既愉悦身心,更丰富精神世界;与社会对话,走出自我,唤起自己的生命自觉,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张扬“大我”;与大师对话,提升自我,追古览今,观照自身,通过追慕灵魂来拷问自身灵魂,从而摆脱“小我”,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因此,我们要尽力地展示“对话”的过程,如高考优秀作文《铁窗外的蔚蓝——致曼德拉的一封信》:
我想,您一定看到了黑人和白人,手拉着手唱着节日的赞歌,您看到了孩子们不分肤色,自由地玩耍在一起,您看到了白人伸手拉起摔倒的黑人……是的,透过苦难的铁窗,您看到了光明,看到了无限的未来。
这样的与巨人“对话”的过程,表现了自己独有的认知过程。
3.相机而化,客观“转述”
生活中真实的“我”,往往由于阅历所限,知之不多,见之不广,此时,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写法,站在旁边,客观“转述”。这里的“我”,参与度并不高,只是以一个旁观者或旁听者的角度去记叙整件事情,虽有主角之名无主角之实,但可对整个事件起到推动作用。如高考优秀作文《养就心中一段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