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6题,约10410字。

  单元群文阅读•抗争命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限时15分钟)
  斗士的风格
  谢柏梁
  窦娥敢于在法场上叱咤风云,骂地恨天: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这是对天地鬼神及现存的全部社会秩序的怀疑、指责和否定,这是对一切作为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的宗教、信仰的诅咒。为什么天地分不清好人恶人?为什么鬼神也欺软怕硬?为什么日月也顺水推舟、落井下石?该不该取消你们这些天地、鬼神和日月的资格?此时的窦娥,哪里是一位含冤负屈、悲苦无告的弱女子,她分明是一位评点江山、指挥天地、浩然正气布满乾坤的“复仇女神”。
  她要求半星热血不染尘,殷红的鲜血都只在旗枪素练上绽开红花;她命令六月天降大雪,那洁白的“瑞雪”便纷纷扬扬,包裹了她洁白的身体;她要楚州地面亢旱三年,以证明她的盖世奇冤,楚州大地果然就乖乖地裂开了干渴的大口。应该说,窦娥对天地的怀疑和指责,更多的是体现着关汉卿虽具有奇才大略却又悲苦郁闷、借题发挥的愤怒哲学,这和屈原的《离骚》《天问》的精神是相通的。
  关汉卿又借窦娥之口,否定了作为国家机器主要部分的衙门:“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早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
  窦娥之冤,并不是偶然的个别的现象,而只是历史冤河里的一星浪花。窦娥的愤怒不仅是对元代统治者的愤怒,而且是对古往今来一切黑暗无道的封建统治的控诉。
  这就使得关汉卿的思想触到了全部剥削社会的本质部分。而且关汉卿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提出问题,让观众们从精神上去评判和平反冤狱,更在于让剧中人自己为自己裁判,自己为自己雪冤。过去常有人认为《窦娥冤》中最后出现的“清官断案”削弱了作品的战斗性,但其实窦娥只不过是借“清官”之手,说出自己要说的话,做了自己要做的事,她既是破解冤案的幕后指挥,又是幕前大打出手的中心人物。她支配着包括父亲在内的全部出场人物,也支配着全体观众的心理。没有窦天章,也会有张天章、李天章来实现她复仇的愿望。在这里,关汉卿的意志、窦娥的意志与人民的意志以及窦天章们为实现这个意志而行动的过程都是一致的。
  (节选自谢柏梁《戏剧宗师关汉卿》,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这和屈原的《离骚》《天问》的精神是相通的”一句中的“精神相通”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窦娥对元代统治者的愤怒,对古往今来一切封建统治的控诉与屈原作品的精神是相通的。
  B.屈原与关汉卿对天地鬼神及现存的全部社会秩序的怀疑、指责和否定,对一切作为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的宗教、信仰的诅咒是一致的。
  C.屈原与关汉卿一样,他们的作品都体现出虽有奇才大略却又悲苦郁闷、借题发挥的愤怒哲学。
  D.屈原的意志与关汉卿、窦娥的意志、人民的意志以及窦天章们的意志是一致的。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窦娥这位“复仇女神”,对天地鬼神及现存的社会秩序充满怀疑、指责和否定,对一切作为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的宗教、信仰等进行了诅咒。
  B.古往今来一切黑暗无道的封建统治者造成的冤狱实在无法计算,窦娥的经历只是历史冤河里的一星浪花,但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C.“让剧中人自己为自己裁判,自己为自己雪冤”是指窦娥借“清官”说自己要说的话,做自己要做的事,指挥着自己的冤案被破解。
  D.关汉卿虽然借窦娥之口,否定了政府机构,触到了剥削社会的本质部分,但他和窦娥的意志其实是不相同的。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高度评价了关汉卿所塑造的窦娥这一形象,赞美其无私无畏的批判精神、鲜明的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B.“诗言志”,同样,戏剧也能反映作者的内在思想,关汉卿借窦娥挞伐了他所憎恨的社会。
  C.司马迁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关汉卿也是以发自内心的悲苦郁闷之情而著《窦娥冤》的。
  D.“支配着全体观众的心理”意即窦娥的形象以及她的性格发展使观众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限时15分钟)
  “血梯”①
  王统照
  ①中夜的雨声,真如秋蟹爬沙,急一阵又缓一阵。风时时由窗棂透入,令人骤添寒栗。坐在惨白光的灯下,更无一点睡意,但有凄清的,幽咽的意念在胸头冲撞。回忆日间所见,尤觉怆然!这强力凌弱的世界,这风潇雨晦的时间,这永不能避却争斗的人生……真如古人所说的“忧患与生俱来”。
  ②昨天下午,由城外归来,经过宣武门②前的桥头。我正坐在车上低首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