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270字。

  第4讲 论证分析题——定位原文信息,厘清层次关系
  论证类选择题直接体现论述类文本中的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考查考生对文本三要素和说理逻辑的把握能力。
  一、命题解读——五大命题角度要知道
  命题选项 命题角度 对应区间
  (2017•全国卷Ⅰ•T2—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考查论证的前提(写作的背景、原因等) 对应全篇或段落
  (2018年全国卷Ⅲ•T2—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2017•全国卷Ⅰ•T2—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17•全国卷Ⅱ•T2—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2018•全国卷Ⅲ•T2—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2018•全国卷Ⅲ•T2—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考查论证的角度和特点 对应全篇或段落
  (2018•全国卷Ⅲ•T2—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2018•全国卷Ⅱ•T2—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考查论证的思路(结构) 对应全篇
  (2017•全国卷Ⅱ•T2—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考查论证的方法 对应段落
  (2017•全国卷Ⅱ•T2—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考查论点与论据间的关系 对应段落
  二、解题技法——三步解题流程应用好
  真题示例
  ◎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②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①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②“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③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