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23980字。
2019年清华大学高三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秦统一事业的成功,泰始皇自称“德并诸侯”“烹灭强暴”。对于实现“天下一统”的因素,《史记》有“是善用兵,又有天命”的说法。秦据西北僻陋之地迅速崛起,能够“强殆中国”(《荀子•强国》),最终实现一统,自有重要的原因。以往曾有学者将商鞅变法解释为由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社会形态进步的标志,认为秦的统一在于改革彻底,使得先进的制度战胜了落后的制度。然而许多迹象告诉我们,历史真实显然要复杂得多。正如李学勤所指出:“近年有关秦的考古发现……特别是涉及奴隶制方面的,使我们感到必须重新描绘晚周到秦社会阶级结构的图景。“睡虎地竹简秦律的发现和研究,展示了相当典型的奴隶制关系的景象”,“有的著作认为秦的社会制度比六国先进,笔者不能同意这一看法,从秦人相当普遍地保留野蛮的奴隶制关系来看,事实毋宁说是相反。”就这一历史文化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通过中国历史走向揭示社会发展的若干规律是必要的。
对于秦富国强兵,终于一统的具体的条件,可以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者注意到泰国在技术层次的优胜,如水利经营、交通建设、机械发明、动力革命等方面体现的优势,由此实现了国家综合实力的上升,成为在军事竞争中势不可当的重要因素。而管理方式的进步与铁质工具的普及,也表现出对东方六国的某种意义上的超越。与技术层面有关的,还有秦的学术文化倾向特别注重实用之学。因此,泰人在兼并战争中能够“追亡逐北”“宰割天下”,最终“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
秦统一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事件。李学勤指出:“秦的兼并列国,建立统一的新王朝,使秦文化成为后来辉煌的汉代文化的基础。”泰王朝虽然短暂,但因秦人在西北方向长期的活跃表现,以“秦”为标志的民族文化共同体己经在辽阔的空间形成显著影响。两汉时期,西域及北方草原民族仍称中原人为“秦人”。实例见于《史记》、《汉书》及新疆拜城《刘平国刻石》。关于China的语源,有人解释为“丝”,有人解释为“茶”,有人解释为“荆”即“楚”,有人解释为“昌南”即“景德镇”。也有学者以为与水田稻作有关,是“粳”的译音。而更多的学者倾向于与“泰”有关。《美国遗产大词典》的解释是“China”一词与公元前三世纪的秦朝有关,《哥伦比亚百科全书》的编者也主张“China”一称来自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的秦王朝。以“秦”为标志性符号的历史阶段对于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保留了我们民族的久远记忆。
秦统一对于世界史的意义,或许可以通过中原帝国执政者对于“北边”的重视以及随后发生的历史变局予以理解。草原强势军事力量因秦王朝比较积极的战略布局,南下侵扰的行为受到遏制。数十年之后,汉武帝对匈奴的有力抗击改变了汉帝国西北形势。匈奴向欧洲迁徒的历史动向,有的学者认为自泰始皇令蒙恬经营“北边”起始,世界民族文化格局因此有所变化:有的学者更突出强调秦始皇直道对于这一历史变化的作用。这些认识是有一定学术依据的。
秦政的设计者和操作者不仅“吞国称帝,致泰一统”,而且推行以焚书坑儒为极端代表的文化专制政策。专制对象又扩衍至社会各层面,以致“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秦政酷烈暴虐风格对中国政治史有长久的影响。谭嗣同《仁学》写道:“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即指出秦王朝行政极端专权的特征对后世政治生活的危害。这是我们在分析泰统一与秦政的历史影响时不能忽略的现象。然而泰统一的意义,后世批判秦政的政论和史论亦未必否定。钱穆指出:“中国版图之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时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李学勤说:“(秦统一)带来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这样的判断,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有删改,选自2017年07月17日《光明日报》14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学者以为秦统一在于改革使得先进制度战胜了落后的制度,不过历史真实可能更复杂。
B. 秦王朝虽短暂,但以“秦”为标志的民族文化共同体己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
C. 通过中原帝国执政者对于“北边”的重视以及随后发生的历史变局就能理解秦统一对世界史的意义。
D. 谭嗣同的“秦政大盗也”的言论,指出了秦王朝行政极权对后世政治的危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秦统一的条件和影响两方面,详细阐述了秦“天下一统”的历史新识。
B. 文中援引睡虎地竹简秦律的发现和研究,说明秦仍较普遍地保留了奴隶制关系。
C. 文章论及秦统一的具体条件时,涉及了技术层次和管理方式两方面。
D. 秦政对中国政治史有长久的影响,同时秦统一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有学者认为商鞅变法是奴隶制走向封建制进步的标志,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B. 秦人在兼并战争中能够最终“履至尊而制六合”全赖于秦在技术层次的优胜。
C. 关于China的语源,更多的学者倾向于与“秦”有关,其中美国研究者居多。
D. 秦文化专制的危害不仅仅是焚书坑儒,更在于其专制对象又扩衍至社会各层而,尤其是后世的政治生活。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C项,“就能理解秦统一对世界史的意义”错误,原文是说“或许可以通过中原帝国执政者对于‘北边’的重视以及随后发生的历史变局予以理解”,“或许”代表不确定。故选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l5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价值十万元的蛋糕
李荷卿
老亨利退休后开了家糕点店,白天都和小孙子吉米一起呆在店里。
说起老亨利做糕点的手艺,那就是一个字——“绝”!他做出的蛋糕不仅味道好,而且蛋糕图案更是花样百出,只要是顾客说得出名目的东西,他都能将图案制作在蛋糕上,所以来订蛋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