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0770字。

  江苏省苏州陆慕高级中学等三校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 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     有些危机。
  (2)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      ,化为明日黄花。
  (3)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       ,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A. 难免  抱残守缺  安之若素
  B. 难免  故步自封  处变不惊
  C. 未免  故步自封  处变不惊
  D. 未免  抱残守缺  安之若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D。本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本题主要考查实词、成语。实词考查的重点是近义词的辨析。辨别近义词在范围大小、词义轻重、适用对象和语体色彩上的区别以及用法上的区别。在近义词中,又以考既常用又易错的词为主。成语使用错误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失当、谦敬错位等。近年近义成语的考查成为热门,关键是要仔细分别它们的细微差别。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1.使用范围、使用对象不同;2.意义侧重点不同;3.语义轻重不同;4.色彩不同;5.适用语境不同。“难免”表示某种原因很可能导致某种结果,只能用于未实现的事。用“难免”的地方可以换成“可能”或“一定”。(主观上不愿意出现,但客观上又很难完全避免。);“未免”表示说话人对于某种行为、举动的否定的态度,含有不赞许,不以为然的意思。虽然旨在否定,但口气比较委婉。 (未免:实在是,不能不说是。不免:指人对过分的事情不以为然,委婉地给予否定的评价。表示对某种行为、举动不以为然,含有不赞许的意思。)这里作者持否定、不赞同的态度,用“未免”,排除A项、B项;“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这里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所以用“抱残守缺”。排除C项。“安之若素”指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处变不惊”指人在面对变乱时,能镇定自若,不惊慌,能泰然处之。这里显然不是面对变乱,而是指责美国政府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不改变对黑人不平等的态度,所以用“安之若素”。综上,选D。
  2.下列诗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D.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3.下列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A. 清平乐 B. 虞美人 C. 蝶恋花 D. 卜算子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这些文明人是由原始人或野蛮人演变来的,除兽性之外还保留着原始人的一些习性。    。    。    。    。    。数典不能忘祖,这笔账不能不算。
  ①古代不仅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政权的摇篮,而且也是宗教、神话和艺术的发祥地
  ②恩格斯也根据古代社会的资料写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