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6640字。

  2019年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20联盟)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及答题纸内的考生信息填写清楚。
  3.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把答案对应的选项涂黑,非选择题部分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远处,大海泛起层层涟漪,鱼鳞(líng)般卷起微微波浪,此情此景,即使不用铜号和鼙鼓,即使是喁喁(yú)私语,那声音也没有卑琐和阴暗,没有湿淋淋的怯懦和哀伤。
  B. 平心而论,乌克兰的国力曾经也是世界前十,但自从跟俄罗斯闹掰(bāi),投入北约怀抱以来,可谓糗(qiǔ)事不断:导弹发射车冲进路边店铺,军舰硬闯刻赤海峡遭俄方扣压……
  C. 客行千里,舟渡万水。驻足,回眸,记忆渐次落(luò)色。蝉声流失在沸腾的原野,繁华落幕于缥缈的尘烟。断桥处,潺潺(chán)流水依然;繁花丛,阵阵馨香依旧
  D.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jiān)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飘泊;谁不想沦为芸芸众生,便应该让自己不再散(sǎn)漫,并听从良知的呼唤:“成为你自己!”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及字形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A项,鱼鳞(líng)——(lín);B项,扣压—扣押;C项,落(luò)色——(lào)。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我一向认为,艺术是讲究“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的——破除不需要的,立别人干不来的,那中间就有你了。比如,吴冠中先生熟谙西方绘画精神,又深会中国绘画意境,他一生致力于“中西融合”的创造精神,努力在创作中让自己的风格独具只眼,并不断精进,既与已有艺术风格保持距离,又不断尝试突破前人的艺术窠臼,另外,画家要重视从生活中寻找艺术感觉。现在许多画家图省事,以拍照代替写生,但人的眼睛的视域和观看方式,是相机所无法替代的;画家在现场对艺术感受的敏锐捕捉,要是后期根据图片等资料进行整合所无法超越的。须知无论摄影技术多发达,拍照片都无法代替写生。【乙】现在人们对“个性”特别看重,都一心想着表现自我、张扬个性,为了这些,有些画家甚至连生活都不要了,这是不对的。【丙】画家“只有到生活中发现素材,然后才能不拾人牙慧,有所创造:也只有融入生活,领悟时代的精神,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感染力(杨延文《时代的盘子里一定有珍珠》”。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独具只眼 B. 窠臼 C. 甚至 D. 拾人牙慧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A    3. C
  【解析】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A项,独具只眼: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独具只眼”应为“独树一帜”。风格不能说是“独具只眼”。B项,窠臼:现成格式;老套子(多指文章或其他艺术品)。结合“突破前人的艺术”分析,使用正确。C项,甚至:表示所提出的是突出的、进一步的事例。结合“连生活都不要了”分析,使用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一项是(   )
  A. 浙江应尽早出台地方疫苗管理法规,加大有关违法行为的追责惩罚力度,建立疫苗生产企业的终身赔偿制和受害人就近诉讼的救济保障机制。
  B. 美国政府出现财政赤字的原因,不是美国政府“没钱”或“缺钱”,甚至也不是“铺张浪费”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