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60字。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2
  文本解读: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飈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首诗意境壮阔,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学习目标
  1、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及其创作。
  2、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内容,领悟诗歌的象征意义。
  3、认识“五四”时期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
  学法指导
  1、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处境,通过知人论世,理解诗歌。
  2、反复诵读,联系具体语境,品味诗歌的内涵,感受诗歌对“力”的赞美,
  3、在理解、感受诗歌的基础上,领会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精神,树立自我意识。
  知识链接:诗集《女神》
  《女神》收录了郭沫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女神》是开一代诗风的新诗集,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1)思想内容上,《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它的反抗精神、爱国精神、进取精神,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精神。(2)艺术表现上,《女神》开拓和形成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它强烈的感情、唯美的艺术形象等对当时和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3)诗歌形式上,《女神》是自由体诗的一个高峰,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它完全冲破了旧
  诗格律的束缚。诗节、诗行长短无定,韵律无固定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山海关有一副对联非常奇妙,在那里存在几百年了,几乎没有人能够读出来。这个对联就是:
  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下联:浮云涨长长长长长长消。
  在这个对联中用了六个“朝”,六个“长”。所以说就算给你这个对联你都不知道这是在说什么,毕竟“长”和“朝”都有两个读音。你说这该怎么读呢?可是这却难不住郭沫若,郭沫若上去就读“海水朝(hǎi shuǐ cháo ),朝朝朝(zhāo zhāo cháo),朝朝朝落(zhāo cháo zhāo luò);浮云长(fú yún zhǎng),长长长(cháng cháng zhǎng),长长长消(cháng zhǎng cháng xiāo)。”而有个人一会功夫就读出来了,这个人就是郭沫若。
  二、走进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