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950+9860字。
第二单元检测(A)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阅读题(共4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做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串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思路解析:D项,曲解文意,“‘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错误。相关信息在原文第3段结尾处和第4段第二句。
答案: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二、课内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
……
第二单元检测(B)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舟遥遥以轻飏
遥遥:遥远的样子。
B.景翳翳以将入
翳翳:阴暗的样子。
C.泉涓涓而始流
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遑遑:心神不定的样子。
思路解析:“遥遥”的意思应为“漂摇放流的样子”。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C.问征夫以前路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思路解析:A项,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总称。B项,“逢迎”古义指“迎接”,今义指“说话或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C项,“征夫”,古义指“行人”,今义指“出征的人”。D项,“告诉”,古义指“申诉(苦衷)”,今义指“说给人,使人知道”。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访风景于崇阿
A.遂见用于小邑
B.农人告余以春及
C.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思路解析:B项和例句都是介宾短语后置;A项,被动句;C、D两项都是宾语前置。
答案:B
4.下列对本单元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诗人陶渊明发自内心的呼喊,它表明诗人归隐的原因就在于家里的田地无人管理,同时也说明他是一个热爱劳动、反对不劳而获的人。
B.“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