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小题,约7460字。

  武汉市任家路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9月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妖娆      冠冕(miǎn)    鲜妍(yán)      一代天娇(yāo)
  B.飘逸      带挈(qì)      逞能(chěng)    面面相觑(qū)
  C.羞赧      娉婷(pīng)    勾当(gòu)      不省人事(xǐng) 
  D.聒噪      嗔视(chēn)    嘶哑(yǎ)       如雷惯耳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次次自然灾害的      考验,      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本色,      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也在      着一个深刻道理:只要我们有准备,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就完全能够从容应对征途上的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在风险挑战中不断      “中国梦”的新高度。
  A.严酷    验证    磨练    诠释    到达        B.严格    证实    锻炼    阐明    腾达
  C.严重    证明    磨砺    阐述    进达        D.严峻    见证    砥砺    阐释    抵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度提高。
  B.在期末复习备考中,不少学生存在着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复习效果不理想。
  C.中国是华盛顿公约缔约国之一,这意味着,除了少数动物园以及博物馆的交流外,国内出现了穿山甲制品,均为走私的赃物。
  D.共享经济是否有专业成熟的规章制度,是否有明确的责任归属,是其能否走出寒冬的关键因素。
  4.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B.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C.作者对现实的官场险恶生活非常厌倦。渴望摆脱这种生活,退隐江湖,过一种淡泊宁静、无忧无患、无欲无求、轻松自由的生活,也即“归去”。
  D.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文学是人类感恩自然的最佳途径
  人类在征服世界的征途中,渐渐地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尤其现代社会,红尘滚滚,人心浮躁,我们若想与喧嚣都市抗衡,也许最佳选择就是投入到自然中去,享受星辰、山河、森林、海洋,让生命从中获得身心滋养,获得真正的愉悦与幸福;而我们从自然中领受到的身心感悟,一旦化为文字,就成为了自然文学。
  中国人讲求顺应自然、强调天人合一,将美好的品质赋予自然,比如山水、树木、花草、虫鸟;古人写文章,大多写山水、游记,即使当今的散文写作领域,游记文章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事实上,中国文化历来注重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欧美几十年前也兴起了写山水、荒原、旷野即写大自然的热潮,名之为“自然主义写作”,也就是自然文学。
  所谓自然文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思索的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形式上说,当代的自然文学,主要包括环境文学和生态文学。
  河山信美,但要以文学手法来表现好她,无论散文、诗歌、小说,都需要真诚深切的心灵,要具有大情怀。“非有大情怀,即无大艺术”,人应该有所敬畏,首先要敬畏大自然。以前,山青水绿海晏河清,正是大自然对敬畏天地的人类的回报,现在人们乱砍滥伐破坏生态,自然灾害到处频发,也正是大自然对胡作非为的人类的惩罚。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太渺小。
  中国古代文人大多纵身、纵情山水,因为其精神家园是山水。对他们来说,在大自然中超脱现实、圆融身心,能使生命更快乐,人生也更有意义和价值。的确,当人回归自然,灵魂就会与宇宙相通。
  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就要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无论在哪个民族的心目中,土地都至尊至荣。“土能生万物,地可载山川”,人类的一切,都由土地养育和承载。在古代中国,土地就代表社稷,皇城里必建有社稷坛,用五色土拼成,皇帝每年都要祭坛拜土。从世界范围来说,只有维护好所有的土地山河,才能保持全人类的健康。
  然而,人们往往难以实现这样的梦想,于是产生了园林。园林是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载体,衬托出人类的心灵寄托和精神文化。
  正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成就了自然文学。乡村、田园,草原、丛林,江河、海洋,旷野、荒原……游记作者笔迹所在,往往就是其足迹所至。我想,在自然文学作者看来,从自然中得到的精神享受,一定远比物质享受更为愉悦和幸福。我们的亲身体验,能唤起人们更加热爱壮丽山河;我们的美好感受,能激励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享受;我们的妙笔生花,能吸引人们更多地热爱文学尤其自然文学。   
  文章,人心之山水;山水,天地之文章。“山水无文难成景,风光着墨方有情”,一语道尽自然与文学的关系。            
  (选自《中国文学报》,有删节)
  5.下列各项中,对“自然文学”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文学”的内容是人们从自然中领受到的身心感悟,这些感悟包括人们在享受自然中获得的身心滋养、愉悦与幸福。
  B.“自然文学”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其主要内容都是山水、游记,因为中国文化历来注重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C.“自然文学”在欧美也叫“自然主义写作”,其写作对象是山水、荒原、旷野,这和中国的山水、游记的写作对象是一致的。
  D.“自然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索,在当代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环境文学和生态文学。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