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560字。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12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5)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     ,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7)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8)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9)子夏曰:“     ,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10)“剪烛西窗”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     ,     ”。
  2.(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沧海》中“幸甚至哉”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在古代,对一些年龄有特殊的称谓,如:而立、不惑、知命、花甲、古稀等。
  C.古希腊作家伊索编的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伊索寓言》。
  D.郭沫若是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屈原》等。
  3.(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家风十分重要,这其中蕴①_____(A.yùn  B.yǜn)含着最纯粹又最浓重的情感,拥有着时间和距离无法改变的魔力,是每个家庭最重要的精神内涵!家族绵yán②_____(A.廷  B.延)不断的教育形成的家庭风气是家风,家庭成员间的共识是家风。如果父母甲_____(A.各抒己见B.各执己见),孩子就无所适从。好的家风,应该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种乙_____(A耳濡目染B 相濡以沫)的教育。“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好的“家风”也将传承百世、泽被后人。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     ②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         乙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好的“家风”也将传承百世、泽被后人。
  修改句:     
  二、阅读(70分)
  4.(5分)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文后的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写冬末春初诗人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B.诗题中的“次”是停宿的意思,表明北固山不过是诗人长途旅行中的一个行经地。
  C.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江风劲吹、舟逆风疾行之态。
  D.尾联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2)有人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无意说理,却在写景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这一“理趣”是什么,请写出。
  5.(16分)阅读【甲】【乙】两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列③。人疾之④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⑤.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①求益:求得长进。②凌忽:凌,欺侮,忽,轻视。③同列:同辈。④疾之;怨恨他。⑤鸱(chī)枭(xiā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③人疾之如仇敌     
  ④恶之如鸱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