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小题,约9240字。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二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28分)
1.古诗文填空:(17分)
⑴___ 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⑵___ ___,松柏有本性。(《赠从弟》)
⑶剧哉边海民, 。(《梁甫行》)
⑷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 《龟虽寿》 )
⑸《记承天寺夜游》中借“___ ___,____ __, 。”描绘清澈淡雅的月色,点染出一个似真似幻的美妙世界。而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 。
⑹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野望》一诗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⑻ “乡愁”是一直萦绕在诗人心头挥之不去的情结,崔颢登上黄鹤楼极目远眺,即景生情,
抒发了“ ? 。”的情怀;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以“ ,
。”表达了自己初离故乡,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或为加下划线的字注音。(2分)
⑴---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kuì( )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⑵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 )精竭虑。(《一着惊海天》)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新闻要求报道客观事实,但是,因为立场不同,语言中会带有作者的思想感情。
B 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横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新闻特写则是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纵剖面。
C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和真实客观。
D 人物通讯是围绕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报道其言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三峡》——北朝——郦道元
B 《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
C 《野望》——唐代——王绩
D 《记承天寺夜游》——南宋——苏轼
5. 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自非亭午夜分 (自:如果) 五色交辉 (交:交相)
B 不见曦月 (曦:太阳) 四时俱备 (倶:都 )
C 哀转久绝 (绝:断绝) 晓雾将歇 (歇:消散)
D 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 回清倒影 (清:清波)
二.阅读理解(62分)
㈠ 赏析诗歌《使至塞上》,回答问题(5分)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 对诗句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开篇点题,交代作诗缘由,“单”字奠定全诗情感基调。
B 颔联“征蓬”和“归雁”是边塞诗中寄寓作者情感的常见景物。
C 颈联以传神洗练的笔墨描绘了“大漠”“长河”奇特壮丽的景象。
D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边塞将士的赞美、对边塞生活的热爱。
⒎ 这首诗叙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2分)
㈡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9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三峡》)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