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270字。
专题04 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考点穿透】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2020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必考内容。试题要求考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对具体的内容加以分析概括,对复杂的内容加以归纳。
一、分析文章结构
“分析文章结构”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思路的理解和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是:(1)对“分析文章结构”的考查多与理解语句含意结合起来,从分析、理解语句的含意、作用中考查文章的结构特点;(2)对“把握文章思路”的考查多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相结合。
1.辨明文体,选准角度。议论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作切分;说明文体,可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顺序,或按时间、空间,或按事物自身的构成,或按事物发展,或按事理逻辑来划分。
2.辨明重要文句。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
3.审辨标志性词语。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4.从形式方面分析:①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关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②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说明文常采用“总—分—总”式或并列式结构来说明问题。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分析是就概括的内容条分缕析,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有几层意思;而归纳是就具体的现象加以概括、抽象,得出几条内容、几点认识。
能归纳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是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一种能力。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多采用选择题型,分析、判断正确体现中心意思的语句,或选出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
1.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具体的特点是“繁”,要加以概括就是化繁为简。概括的规范要求可以这样表述:科学性与倾向性的统一,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统一。科学性,就是准确,词语要贴切,句式要妥当,角度要适当;倾向性,就是情感的褒贬,在准确的同时,还要注意该褒则褒,该贬则贬。概括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内容的全面,一是指文字的简练;具体性,是要求反映出此句、此段、此篇的特定思想内容,而不至于与他句、他段、他篇混淆起来。
2.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所谓“抽象”,是与“具体”相对而言,抽象的也就是概括的。所谓“阐发”就是化抽象、概括为具体。阐发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是举出实例,一是分析因果。
3.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语句的含蓄,一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或某种目的,故意不直接表达想表达的内容,而把它隐含在字里行间;一是运用了象征、双关等修辞格,采用婉曲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对此类材料,不仅要理解它字面的含意,而且要深入挖掘其所隐含的信息,即能用简洁明白的语言解说材料深层的内涵。
三、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论述文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主脑,整个文章或段落都要围绕它选材、组材、构思、行文。概括中心意思,必须要对全文有整体把握,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抓住本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