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550字。

  高一语文第6次周测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陈友谅犯龙江,忠大呼突阵,诸军从其后,大败之。从攻江州,州城守备甚固。永忠度城高下,造桥于船尾,以船乘风倒行,桥傅于城,遂克之。
  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永忠乘飞舸追且射,汉卒多死伤。明日,复与俞通海等以七舟载苇荻,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又以六舟深入搏战,复旋绕而出,敌惊为神。又邀击①之泾江口,友谅死。还京,太祖以漆牌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赐之。从徐达取淮东,张士诚遣舟师薄海安,太祖令永忠还兵水寨御之,达遂克淮东诸郡。
  寻充征南副将军,帅舟师自海道会汤和,略定闽中诸郡。寻拜征南将军,由海道取广东。永忠先发书谕元左丞何真,晓譬利害,真即奉表请降。至广州,擒海寇邵宗愚,数其残暴斩之。永忠善抚绥,民怀其惠,为之立祠。明年九月还京师,帝命太子帅百官迎劳于龙江。
  明年,以征西副将军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蜀人设铁锁桥,横据关口,舟不得进。永忠密遣数百人舁小舟逾山渡关,出其上流。度已至,帅精锐出墨叶渡,分两军攻其水陆寨。黎明,蜀人始觉。永忠会将士舁舟出江者,上下夹攻,大破之。明日,和始至,乃与和分道进,期会于重庆。永忠帅舟师直捣重庆,次铜锣峡。蜀主明升请降,永忠以和未至辞。俟和至,乃受降。帝制《平蜀文》旌其功。
  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谕诸将曰:“永忠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及杨宪为相,永忠与相比。宪诛,永忠以功大得免。八年三月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年五十三。    
  (选自《明史•廖永忠传》,有删节)   (注)①邀击:拦击,截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字
  (1)太祖嘉焉   (      )     (2)张士诚遣舟师薄海安      (      )
  (3)寻充征南副将军(      )    (4)数其残暴斩之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桥傅于城,遂克之                     帝命太子帅百官迎劳于龙江
  B.复与俞通海等以七舟载苇荻          以征西副将军从汤和帅舟师伐蜀
  C.复旋绕而出                             故止封侯而不公
  D.民怀其惠,为之立祠               及杨宪为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廖永忠是楚国公廖永安的弟弟,曾跟随兄长在巢湖迎接明太祖,当时他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很大的功勋,受到明太祖的称赞。
  B.廖永忠带兵作战有勇有谋,官职屡次升迁;又善于安抚百姓,深得百姓的爱戴。
  C.廖永忠没被封公爵的主要原因一是迎归韩林儿,没想到船覆韩死;二是让与自己结好的儒生窥测皇帝心意,受到诸将的弹劾。
  D.廖永忠战功卓著,曾经击败陈友谅,抵御张士诚,擒杀了海盗邵宗愚;每次回到京都以后,都受到了明太祖的迎见和嘉奖。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
  (2)永忠先发书谕元左丞何真,晓譬利害,真即奉表请降。
  5.列出文中能具体表现廖永忠“用兵有智谋”的两个事例,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二、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此诗为苏轼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路径泗州。
  6.上面这首词属词中的(  )
  A.短调   B.中调   C.长调    D.小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