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980字。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
九年级语文 2019.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8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6分)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是《秋夜》奇特而著名的开头。《秋夜》中描述的情境,在研究者心目中并不是很清晰。比如有的研究者认为,作者原本可以直接地说:“我家的后园有两株枣树”,但却用了现在的这种类似繁(suǒ)重复和非同寻常的表现方法,是有他表达思想的特别意图的。
“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怎能变成“后园有两株枣树”?这两株枣树是长在“我”的后园的墙外,并不属于园内的景物。两株枣树是在小院里还是在院墙外,有着不能忽略的差别。在《秋夜》中,蓝得怪异的天空对着园中的野花草(zì)意地洒下繁霜,所以“我的后园”里所有的只是慑服于繁霜威势的“野花草”,战士一般的枣树是在园外。在冷寂深邃的意境中,枣树的意象既蕴藉又强烈地表达了一个既彷徨又执著的孤独的求索者的心绪。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①繁(suǒ)重复( ) ② (zì)意( )
③慑(A.shè B. niè)服( ) ④蕴藉(A. jiè B. jí) ( )
(2)下列选项中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战士一般的枣树是在园外。
A.她脚步不稳,脸色苍白,好像要病倒了似的。
B.祖国七十华诞,长街是歌的世界,花的海洋。
C.看到这一片片金黄的麦子,我仿佛已经闻到馍馍的香气了。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
④寄书长不达,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⑤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⑥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 》)
⑦ ,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⑧西方少数国家打着“民主”、“人权”的口号支持香港暴乱分子,他们这种行为可谓是
“ ”(用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句子填空),其真实目的是把香港作为反华的桥头堡,扼制中国的发展。
3.名著阅读。(5分)
阅读艾青的两首诗(节选),回答问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我爱这土地》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果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1)请分析这两首诗中黎明的不同象征意义。(2分)
①《我爱这土地》中的“黎明”象征 。
②《当黎明穿上了白衣》中的“黎明”象征 。
(2)诗人艾青也曾是一位画家,他的诗歌常用色彩来描绘景物并象征和表达情感,如:红色是激情和危险的代名词,金色是希望与美好的象征。请分析下列诗句中加点词所包含的深刻意蕴。(3分)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
魂……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天上,看不见太阳,只有那结成大队的雁群/惶乱的雁群/击着黑色的翅膀/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从这荒凉的地域逃亡/逃亡到/绿荫蔽天的南方去了…… (《北方》)
①紫色: ②黑色: ③绿:
4.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晚上小刚在玩手机游戏,爸爸用微信发了一则消息给小刚(内容如下),让小刚读读想想。
9月23日,为期一个月的2019年苏州市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相城区黄埭镇冯梦龙村开幕。今年是第二届苏州市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以“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为宗旨,弘扬悠久厚重的江南农耕文化,展现苏州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展示苏州农民的勤劳和智慧,让农耕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市委副书记朱民出席活动。
依托冯梦龙村丰富独特的农文旅游资源,本次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