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50字。

  《永久的生命》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我是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学生的高华楠,今天我说课的课文是《永久的生命》,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大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地位及作用
  《永久的生命》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散文两篇中的一篇,是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所选的5篇散文,其中《背影》是写人记事散文,《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散文,《散文两篇》是议论性哲理性散文,《昆明的雨》是写景抒情散文。《永久的生命》这篇议论性的哲理散文,就是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永恒。学习这篇课文,要把握其双重属性,一是哲理性属性,二是散文属性,这类散文往往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蕴深广,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情感的熏陶。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的联系,根据以上教学理念,结合本单元的特点,本节课学习目标设定为:把握作者阐述的道理、品味文章的语言。
  依据:就是为了让学生感悟珍惜、尊重生命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积累词语“臼齿,茸毛,蔓延,凋谢,洗涤”等;理解并掌握修辞手法的作用;掌握散文的写作手法:欲扬先抑。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散文的能力和提高朗诵能力。
  3.德育目标
  让学生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史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并要树立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三)重点难点
  1.重点: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生命的意义。揣摩文章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2.难点:理解“生命自身”的不朽;“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理解“它却永远存在”;理解“生命在终于要凋谢的话总永存”在含义;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把握“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以语言诵读品味为主,通过齐读、比较阅读等不同的诵读方法,适当采用启发点拨法,完成本课教学。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
  2学法:采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教师设疑提问与学生设疑解疑结合,共同研究作答,解决本文重点。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