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70字。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掌握重点字词,理解文意。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以至背诵。
2.理解课文内容,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体会大自然的美,理解作者写景的巧妙。
(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点拨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六)学情分析:这是一篇很美的山水小品文,篇幅短小却很有意蕴。对于学生来说也很好理解,文章的重点在于美字,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去品味美。在课前应让学生熟读成诵并自主的理解课文大意,这样在理解课文上就变得简单一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答谢中书书》。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我在这一环节联系过去所学内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了解。同时简单的诗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解题,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两个“书”字连一起,这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最后一个“书”是指书信,前一个“书”与“谢中”连读指的是一个人。
谢中书:谢征,曾任中书鸿胪,故称谢中书。
书:书信,又称“尺牍”“信札”,一种应用型文体。可抒情,如林觉民《与妻子书》;可写景,如吴均《与朱元思书》。
作者: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适当的背景介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介绍背景时,问题环环相扣自然流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