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79张,学案约11140字。
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必备知识建构
热点提分1 形象鉴赏题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步: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陆游是我国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忧国忧民。
第二步:分析描写,抓住特征
①描写形象的相关词语: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及其作用,诗中对“酒”的描写有两处,第二联“酒为旗鼓笔刀槊”,最后一联“须臾收卷复把酒”,酒是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凭借物。
②表现诗人心情的词语:“醉”“胸中磊落”“空峥嵘”。可见诗人报国无门的惆怅心情。
第三步:体察意图,注意联想
作者作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爱国诗人,空有一腔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无法得到施展,只能醉后写诗抒志,写完诗再端起酒杯,以酒为伴,才能得到短暂的痛快。
参考答案: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一)形象分类
(二)答题步骤
1.总说形象:概说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3.形象意义: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三)方法指导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形象(人、景、物)当时的情境。
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分析景物所在的环境,把握景物的特点。
3.抓住表露形象、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 ①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②鹖冠: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颈联描写舟中江上之景,诗人选取的蝶、鸥两个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特点:往来自如或自在轻快。作用:以乐景衬哀情。布幔闲卷,蝴蝶翩跹,穿空而过,片片白鸥轻快地逐流飞翔,远远离去,诗人描绘了一幅蝶鸥自由往来的美好画面,反衬出诗人年老体衰、漂泊异地的困苦之情,如此情境下仍思虑朝廷,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困苦中心系国运安危、担忧时局多难的悲悯情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