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课后课时作业(5份)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课时作业:第11课 将进酒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课时作业:第12课 阁夜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课时作业:第13课 李凭箜篌引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课时作业:第14课 虞美人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课时作业:第15课 苏幕遮 Word版含解析.doc

  课后课时作业
  一、练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君不见高堂(高大的厅堂)明镜悲白发
  ②古来圣贤皆寂寞(被世人冷落)
  ③钟鼓馔玉(zhuàn yù,这里指美好的饮食)不足贵
  B.①将(jiānɡ,请)进酒,杯莫停
  ②但(只)愿长醉不愿醒
  ③呼儿将(qiānɡ,请)出换美酒
  C.①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玩笑)
  ②径须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卖)取对君酌
  ③陈王昔时宴(举行宴会)平乐
  D.①请君为我倾(侧)耳听
  ②会须(应当。会,意为应当:须,意为必须)一饮三百杯
  ③主人何为(为什么)言少钱
  答案 A
  解析 B.①qiānɡ;③jiānɡ,拿。C.“沽”,买。D.“会”“须”都是“应当”的意思。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答案 A
  解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
  A.与尔同销万古愁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但愿长醉不愿醒  但见悲鸟号古木
  C.主人何为言少钱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D.将进酒,杯莫停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答案 A
  解析 你/形容词词尾,不译。
  4.对《将进酒》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表达了施展抱负的愿望。“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两句,是全诗的主旨句。
  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束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C.诗中夸张的手法运用得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
  ……
  课后课时作业
  一、练基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    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傲骨凌风、    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琴者,情也。”抚琴吹箫和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描绘了他“调素琴、阅金经”的淡泊生活。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    ”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相反,人们也常用“对牛弹琴”“    ”来感叹某些人对琴的无知。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今日,亟须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回归内心自性里丰富的精神,安住沉静。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修身洁行 超凡脱俗 指桑骂槐 焚琴煮鹤
  B.休养生息 超凡入圣 弦外之音 哀梨蒸食 
  C.修身洁行 超凡脱俗 弦外之音 焚琴煮鹤
  D.休养生息 超凡入圣 指桑骂槐 哀梨蒸食
  答案 C
  解析 修身洁行:修养品性,保持高洁的德行。休养生息: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文中对象是文人雅士,故第一空选“修身洁行”。超凡脱俗:意为超出常人,脱离凡俗。道家指与众不同,超脱世俗的高雅境界。超凡入圣: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文中讲文人的处世心态,故第二空选“超凡脱俗”。指桑骂槐: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弦外之音
  ……
  课后课时作业
  一、练基础
  1.下列对《苏慕遮》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先描写室内活动燎香消暑,继写词人听到鸟雀在屋檐下欢快的叫声,再写词人走到室外,看风荷摇摆的美景,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
  B.“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呼”字表现出小鸟在骤雨初晴后欢快的叫声和呼朋引伴的情态;“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
  C.“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寥寥几笔,写尽荷的摇曳多姿和神清骨秀。尤其是“举”字炼字精妙,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D.下片虚实结合,“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写自己客居异乡的境况;“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虚写自己的梦境,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答案 B
  解析 B项,没有比喻,且“呼”并非描摹小鸟呼朋引伴的情态,“呼晴”是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
  二、练模拟
  2.(2019•江西省景德镇一中高二上期末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①
  杜甫
  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
  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
  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②吾兼吏隐③名。
  [注] ①本诗写于广德二年(764)。严武在担任剑南节度使时,保举杜甫为节度使参谋,在幕府当值。②肯信:肯否相信。③吏隐:郑钦吏隐于蚁陂之阳,杨德周曰:“晋山涛,吏非吏,隐非隐。公在幕府为吏,归草堂为隐,兼有其名也。”(《汝南先贤传》)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紧扣住诗题“院中晚晴”,写锦官城内秋雨初霁,幕府院中风清气爽,渲染了清新自然而又雅静的气氛。
  B.颔联写院内晴后的景象,秋风吹,朱实落,青苔在疏落的秋雨过后更加青绿。看似纯为写景,实则借景抒情。
  C.颈联为远眺之景,楼台地势高耸而暮色渐起,响亮的钟鼓之声从远处传来。采用了动静结合和远近结合的艺术手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