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20+5310字。

  第二单元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课时优案1
  1.读准字音
  (1)锦瑟(  )  (2)惘然(  )
  (3)马嵬(  )  (4)宵柝(  )
  (5)未卜(  )  (6)晓筹(  )
  答案 (1)sè (2)wǎnɡ (3)wéi (4)tuò (5)bǔ (6)chóu
  2.古今异义
  (1)一弦一柱思华年
  古义:                               
  今义:时光;年岁。
  (2)望帝春心托杜鹃
  古义:                               
  今义:爱慕异性的心情。
  (3)如何四纪为天子
  古义:                               
  今义:比古时时间更长,一百年为一个世纪。
  答案 (1)青春年华。 (2)伤春之心。 (3)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
  3.一词多义
  (1)徒海外徒闻更九州形容词,空,没有根据的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名词,门徒,弟子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 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副词,只,仅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副词,白白地,徒然
  (2)更海外徒闻更九州副词,还有更上一层楼副词,再改弦更张动词,改变举杯消愁愁更愁副词,更加夜夜达五更量词,古时夜间计时单位
  (3)及不及卢家有莫愁动词,如,比得上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动词,赶上自古及今,未尝闻也动词,到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动词,涉及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介词,趁
  (4)可此情可待成追忆副词,难道,哪能可爱者甚蕃动词,值得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副词,可以
  1.梳理文章结构脉络,完成填空。
  答案 □01借典抒怀 □02马嵬之变
  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最负盛名,诗题“锦瑟”是用起句的头两个字,全篇是一首咏物诗。
  B.《锦瑟》颈联“蓝田日暖”和“沧海月明”对仗,造成强烈的对比。诗人
  ……
  课时优案2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众说纷纭,不置可否。
  ②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感情真挚,犹如一曲哀婉凄美的歌。
  ③解读《锦瑟》,只要把握了首联的一个“思”字和尾联的一个“待”字,诗的主旨就豁然开朗了。
  ④沁阳市退休干部王锡柱先生,通过几年来晨钟暮鼓的辛勤耕作,终于在古稀之年了却了商隐故里人的夙愿——编纂成功《李商隐诗选浅释》。
  ⑤这两段景色描写,前一句壮阔、苍茫,后一句秀丽、凄迷,风格迥异,但都是浓情勃郁的好景致。连才华横溢的李商隐,都曾对这些妙曼的句子耿耿于怀。
  ⑥李商隐别出心裁,在将《长恨歌》的故事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浓缩之后,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③⑤⑥  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①不置可否: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态度。与“众说纷纭”矛盾。②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此处用来形容境界,错误。③豁然开朗:由狭窄阴暗一下子变为开阔明亮,也用来形容一下子领悟到某种道理而感觉明朗。此处指主旨明晰,正确。④晨钟暮鼓: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用来形容辛勤耕作,错误。⑤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此处侧重难以忘怀,用词错误。⑥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此处指李商隐创作的诗歌从形式到主旨都与众不同,用词正确。
  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很多人都说, ① 。因为李商隐是缠绵悱恻的,他的很多诗的情意都是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