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340字。

  第二单元
  1.联系背景,了解生平。了解作家的生平际遇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理解诗词创作的特色、作家的创作倾向及作品的思想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
  2.找准词眼,把握基调。词眼是词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一句话,它往往在结构或内容上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欣赏过程中,我们应认真思考、反复吟咏,去发现那些最传神的词眼,从而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地领会作品的意蕴。
  3.立足意象,领悟意境。意象是渗透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外物,意境是指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我们只有抓住词中意象,领悟了意境,才能称得上是真正读懂了作品。
  第4课 柳永词两首
  柳永的笔头流淌着阳光、春雨、丹青。他描绘的江南有声有色,有情有韵有味,让身处江南的才子也心驰神往。柳永的心头有天真稚气,柔情似水,激情似火。平仄声里,如杜鹃啼血,如秋雨打萍,溅得宋词好婉约。当偶然再回望那千年前的风雨时,我们仿佛看见江南秋色如染,烟柳画桥下水天一色,风帘翠幕里十万人家;重湖映青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斜阳里,寒蝉凄切,那个风流多情的才子在低吟……他,就是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北宋词人,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因在家中排行第七,后世也称他为“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因此也被称为“柳屯田”。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博学多才,精通音律,被称为“才子词人”。他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伎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是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创作慢词独多。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他的词作雅俗兼擅,以俗为主,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的先河,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其词多为描绘城市风光、歌伎生活及男女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艺术上,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韵谐婉,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柳永是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