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小题,约7860字。

  如皋市初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阶段回练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
  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在朱自清的春天里,我们闻到了酝(niàng)  ▲   在空气中的泥土气息;在莫怀戚的散步中,我们学到了处理分(qí)   ▲    的艺术;在陆游的诗歌里,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chén)  ▲  。在七年级的语文阅读之旅中,我们被-篇篇文质(jiān)  ▲   美的文章熏陶着、感染着。同学们,热爱阅读吧!
  2.用课文原句填空(5分)
  ①天上的明星现了,    ▲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②           ▲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       ▲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④“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      ▲       ,     ▲     。
  ⑤《夜雨寄北》中情景交融抒写自己羁绊异乡的无奈与凄清孤寂的诗句是:    ▲     ,
  ▲   。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寓言《女娲造人》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人类自身起源的好奇、探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
  B.《天上的街市》这首诗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寄托了作者对光明、对理想的憧憬。作者是郭沫若,诗人、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繁星》,话剧《屈原》。
  C.议论文《纪念白求恩》记叙了白求恩同志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幸以身殉职的感人事迹,高度评价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号召大家都要向白求恩同志学习。全文夹叙夹议,以议论为主。
  D.记叙文要写好一个人物,首先要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接下来展开描写,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等,可以泛泛的叙述和描写,不一定要抓住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来写。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B.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 !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C.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
  D.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所以,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5.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
  ①今天,虽然我们中国孩子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世界并不太平。②不少地区还洋溢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和平之花。③我们相信,世界的明天会成为真正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④我们一定要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更要像先辈们那样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维护今天,对胆敢破坏者说“不”。
  第   ▲   句,修改意见:                        ▲                            
  第   ▲   句,修改意见:                        ▲                            
  6.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5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诗歌的一、二句是用         的表现手法和           的表达方式来表露心境的。(2分)
  ▲                               ▲                            
  (2)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说说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3分)
  ▲                               ▲                            
  7.名著阅读(5分)
  (1)《无常》一文运用     ▲     表现手法,写出了一个        ▲        的无常,作者对他的感情是          ▲       。文中体现“温馨回忆”的内容是         ▲             。
  (2)“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说一说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                                        
  二、阅读理解  (30分)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