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030字。

  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16分)
  1.(8分)默写。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
  (4)     ,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5)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     。(茅盾《白杨礼赞》)
  (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二章)
  (7)曼殊在《浣溪沙》既流露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奈,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之情的诗句是:     ,     。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分)
  2.(2分)下面对语法知识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划分句子成分:(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B.找句子主干:“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的主干是“枝干是画“。
  C.“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是疑问句。
  D.“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是感叹句。
  一、八年级(2)班准备召开太原优秀文化遗产模拟申请答辩会,请按要求完成第3、4题.(6分)
  3.(2分)下面给语文老师的邀请函有两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邀请函
  王哥:
  为了宣传和保护我市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我班将于2019年2月5日下午四点,在八年(2)
  班教室召开太原优秀文化遗产模拟申请答辩会。
  请您一定光临与指导!
  八年级(2)班
  2019年2月1日
  (1)     
  (2)     
  4.(4分)小组推举你担任“申遗代表“,把下面推荐项目的资料卡片介绍给大家。(不少于120字)
  景点名称 太山
  遗产类别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所在地 太原市晋源区
  遗产概述 沈约的《宋书》记载,北汉时有山民石敢当,以勇武闻名,太山便取“太(泰)山石敢当“的谐音而得名。
  峰恋环抱、松柏掩映中,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叫龙泉寺,原名是昊天观,始建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初为道教,后改为佛寺。寺因山势而造,分上、下两院。
  太山红叶是太原市秋景之一。每年霜秋是观赏红叶的最佳时节,在这山恋环抱的凹腰里,松柏与红叶相映成趣,其间溪泉涌流,叮咚作响,景色怡人。
  二.阅读(40分)(一)
  5.(3分)下面对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司马迁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中的“冠”读“guān”,这里做动词,意思是行冠礼。
  C.“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中的“先駆”本义指马车中前面的一匹奔跑的马,引申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走在前端的人,这里指先行引导的人员。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意思是“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五、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1分)
  6.(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