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22900字。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期中语文练习
2019.11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考试时间150分钟)
A卷 (满分50分)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蔑视 恭顺 搅拌 棉絮 衣服褴褛
B. 理睬 惩诫 笼罩 嘈杂 玩世不躬
C. 殴打 难勘 轧票 焦燥 没精打采
D. 抱怨 消遣 磕睡 辩护 篷头垢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题干中要求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B项,“玩世不躬”改为“玩世不恭”;“惩诫”改为“惩戒”;
C项,“难勘”改为“难堪”;“焦燥”改为“焦躁”;
D项,“磕睡”改为“瞌睡”;“篷头垢面”改为“蓬头垢面”。
故选A。
2.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出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
B. 《左传》,相传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又名《春秋左氏》,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
C. 《苏武牧羊》选自《汉书》,《汉书》是一部断代体史书,分为纪、表、志、传四部分,共100篇。
D. “二十四史”是指清代乾隆时规定的自《史记》至《明史》的历代24部纪传体史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题干中答题关键词“表述有错误的一项”。这需要考生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记忆。A项,“是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错误,《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故选A。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食之,比门下之客 比:与……相同
B. 如姬资之三年 资:蓄积
C. 时时而间进 间:间或,断断续续
D 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厌:厌烦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考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强调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题中答题关键词“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选项D解释错误,“厌”同“餍”,满足。
故选D。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张良出,要项伯 B. 失其所与,不知
C.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 直上载公子上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考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考生除了积累一些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偏义复词外,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技巧。本题重点考查通假字,题干中答题关键词“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项,“要”通“邀”,邀请;
B项,“知”通“智”,明智;
C项,不含通假字;
D项,“坐”通“座”,座位。
故选C。
5.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