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题,约20590字。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3页,共8道大题,31道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试卷第1—12题,以及第17—25题答案一律填涂在机读卡上。机读卡上第13—16题涂“A”。
3.本试卷第13—16题,以及第26—31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纸上。
4.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第Ⅰ卷 (50分)
一、每小题3分,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秦史传文学,从最早的《尚书》到《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其“史传”的性质逐渐减弱,而“文学”的性质则逐渐加强。《尚书》记言直录,不别方语雅言,亦不加裁剪;《春秋》记事简洁,如新闻标题一般;后世文学家对这两部著作推崇倍至,主要是崇其高古,很难说其有多少文学意味。至《国语》《左传》,记言记事写人,尚裁剪,重技法,且开始出现与史无关而于文有益的“闲笔”,其叙述之高明,言语之醇美,较之《尚书》《春秋》,非止一箭之进。到《战国策》,夸张失实之处俯拾皆是,很多记述都是出于文学的考虑,而难以史学的标准衡量,最突出的便是“床笫之私”“密室之谋”之类情景的记述。发展到两汉时期,史传文学的巅峰之作《史记》出现,这两方面性质同时达到了最高水平。“ ”,言其史传之成就,“ ”,言其文学之成就。然而从《汉书》开始,便预示了与先秦史传文学恰好相反的趋势,即“ ”性质的加强,和“ ”性质的减弱,这一趋势也就意味着“史传”与“文学”的分离独立,后世的史传著作便很难再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了。
材料二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也是智者的游戏。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林立,战争不断,周边戎狄蛮夷迅速强大,各诸侯国身处忧患之中,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只有利用强大的军队去征服别国。战争磨砺了智者,催生了谋略,产生了智慧。在战争中,人类将政治智慧发挥至极致。毋庸质疑,春秋战国的历史是血染的历史,是白骨堆积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舞台上,智慧与狡诈、血腥与惨烈构成时代的主旋律,这里有流芳千古的浩然正气,也有滑稽可笑的荒唐闹剧。虽然说“春秋无义战”,但是,战争却有自身规律。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武器的进步、战争方式的变革,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造就了一大批擅长指挥作战的将帅和军事家。他们从战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事军事理论研究、裁篇著录,大量的军事理论著作应运而生,出现了一个兵家荟萃、群星璀璨的兵法盛世。兵家思想正是这一时期战争智慧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被誉为“东方兵学的鼻祖”。孙子所提倡的“知己知彼”“出其制胜”“避实击虚”等军事思想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圭臬,堪称世界第一兵书。他全面总结了以前的战争经验,分析、论述了作战原理,提出了军事上许多杰出的命题,揭示了认识和指导战争的普遍性规律。内容丰富,见解精辟,不仅对当时的战争有十分深刻的指导意义,而且还深远影响了后世乃至当今的军事思想。
战争离不开外交。战国时期,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人物,被称为“纵横家”。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却往往能取得奇效,纵横家多出身贫贱,苦难的生活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品质,比如苏秦“刺股”。他们可以用三寸不烂之舌退却百万之师,也可以用纵横之术解不测之危。苏秦佩六国相印,统帅六国雄师逼秦废帝号;张仪雄才大略,以片言得楚地600里;蔺相如虽非武将,但浩然正气直逼秦王,直至完璧归赵。纵横之士智勇双全,且不乏仁义之辈,他们的机智和勇敢,一直被后人敬仰。
1. 对文中加点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别方语雅言 有别于
B. 尚裁剪,重技法 崇尚
C. 非止一箭之进 进步
D. 床笫之私 竹编的床席
2. 填入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 文学 史传
B. 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 史传 文学
C.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史传 文学
D.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文学 史传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曹刿论战》《殽之战》《烛之武退秦师》均出自此书。
B.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是分别叙述周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八国的记言史书。《勾践灭吴》出自此书。
C. 《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定,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均出自此书。
D. 《史记》记载了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纪传体通史。《游侠列传》《鸿门宴》均出自此书。
4. 下列对材料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一大批擅长作战的将帅和军事家,这离不开武器的进步、战争方式的变革,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
B. 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充满了血腥与计谋,但其中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C. 孙子善于从战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他倡导的诸多军事思想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D. 纵横家在外交上往往取得奇效,他们多出身贫贱,意志坚定,但他们的行为方式为后人所不齿。
5.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加横线词语的注音或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群星璀璨 毋庸质疑 精辟(bì)
B. 完璧归赵 流芳千古 荟(huì)萃
C. 推崇倍至 朝秦暮楚 血(xiě)腥
D. 出其制胜 俯拾皆是 滑稽(jì)
6.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 )
A. 战争磨砺了智者,催生了谋略,产生了智慧。在战争中,人类将政治智慧发挥至极致。
B. 孙子所提倡的“知己知彼”“出其制胜”“避实击虚”等军事思想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圭臬,堪称世界第一兵书。
C. 他们可以用三寸不烂之舌退却百万之师,也可以用纵横之术解不测之危。
D. 他们从战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事军事理论研究、裁篇著录,大量的军事理论著作应运而生。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能力,做此题,考生要有语境意识,应学会把要解释的词语含义带到具体的语言环境去解释,此题A项中“别”解释为“有别于”,不合语境,因把这个解释带到句中理解,解释不通;然后结合语境,“不别方语雅言”前后句分别是“《尚书》记言直录”“亦不加裁剪;”,据此可以辨别出“别”的意思是“区分”的意思。
二、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题,完成7~12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B. 失其所与,不知
C.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D.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