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40字。

  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塞军旅诗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
  2. 掌握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及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二、知识补充:
  (一)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
  1.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2.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3.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  羌  羯  夷指少数民族)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4.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二)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
  1、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
  2、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
  3、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
  4、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
  (三)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4.用典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三、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塞上听吹笛(P3)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 本诗在表现手法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2、点评“风吹一夜满关山”在词语锤炼方面的妙处。
  作品鉴赏
  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