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17道题,约5210个字。

  第五单元测试
  (90分钟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消耗(hào) 蜷伏(juán) 懒惰(duò) 大相径庭(jìnɡ)
  B.怂恿(sǒnɡ) 怅然(chànɡ) 叮嘱(zhǔ) 怪诞不经(dàn)
  C.凝望(nínɡ) 羽翮(gé) 屋脊(jǐ) 神采奕奕(yì)
  D.瞵视(lín) 哺乳(bǔ) 秾纤合度(nónɡ) 忍俊不禁(jì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虐待 鸟啭 丰腴 感谓
  B.斑斓 褴褛 嗔怪 孵卵
  C.小凫 羞怯 驯养 匍匐
  D.禁锢 俯冲 蹒跚 哞哞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
  (1)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______的神话。
  (2)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______到这微弱的声音。
  (3)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顿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顿地面中心也高兴地_____他们的成功。
  A.奇异 捕捉 庆贺
  B.奇异 捕猎 祝贺
  C.奇幻 捕捉 祝贺
  D.奇幻 捕猎 庆贺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猫》的作者是郑振铎,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本文写了作者三次养猫的经过和感受。
  B.《动物笑谈》的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
  C.《动物笑谈》中的“到底叫不叫它呢?那一刻真叫我为难啊,如果我叫了,它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走了,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属于人物的心理描写。
  D.《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刘义庆。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
  B.我市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
  C.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空中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
  D.《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历经10余次大规模上百名专家学者的修订,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的字典。
  6.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③诗是绿菌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7.名著阅读。(4分)
  我国文学家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忆日本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老师是____________,朋友是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滴水藏海,折射历史的千姿百态。它以语言为承载,在方寸之间传达着丰富的含义,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它深具历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材料二:许多成语出自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一鼓作气”出自经典文献《左传》中的“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曲径通幽”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密处,禅房花木深”。
  材料三:从“丝丝入扣”与古代纺织方法,到“登堂入室”与古代建筑格局;从“土崩瓦解”与古代制瓦技术,到“如法炮制”与古代中药制法;从“见风使舵”与古代航海技术,到“以管窥天”与古代天文观测技术:一些成语的出现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从中可以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