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13张,教案约1320字。

  10、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那么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检查预习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三、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游记类的文章,那么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2、1段。
  四、品读鉴赏,合作探究
  1、指名读读第一段
  (1)本段写什么
  (文中第一段,最后一句话,有三个“华”,每个应该怎么读?为什么?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说明今人读之为huá,“华实”之“华”,说明后两个读音是一样的,从残存的碑文可知,此山原本是“花”山,被弄错了读音,才叫作华山的,今言“华”就指的是今人原本应该读的音,所以第一个“华”为huā,后两个字当读huá。)
  (2)作者游褒禅山,介绍其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的华山洞,写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好像是作者的闲笔,是否应该删去?
  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2.针对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作者得出怎样的结论?
  明确:深思而慎取。
  反过来“深思而慎取”是不是专指仆碑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何可胜道也哉”中,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合作探究
  请按老师刚才分析第1段和第4段的方法找出第2段的记叙与第3段的议论前后照应的语句以及第3段的结论
  五、拓展延伸
  作者在本文所论述的深思慎取、尽志无悔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