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 4(7份)
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 4 关键能力 第1讲 把握小说要素准解综合选择题.doc
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 4 必备知识 读文—读懂文本才能精准答题.doc
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 4 关键能力 第2讲 理清小说脉络突破情节类题.doc
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 4 关键能力 第3讲 了解环境手法完胜环境类题.doc
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 4 关键能力 第4讲 立足命题热点全解形象类题.doc
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 4 关键能力 第5讲 着眼理解欣赏冲击语言类题.doc
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 4 关键能力 第6讲 分析文本基本特征探究标题、主旨意蕴.doc

  一、把握小说文本的“3要素”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反映社会生活是小说的主题。因此小说的文体特征由这样几个关键词构成:情节、人物、环境与主题。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也是围绕这几个关键词进行的。
  (一)情节
  1.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2.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
  3.在情节具体安排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一些技巧处理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这样前后情节才能有机结合。
  (二)人物
  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2.在小说中有作者着重刻画的主要人物形象,也有为了表现主要人物和展现主旨描绘的次要人物,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又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3.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可以是概括介绍,也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是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三)环境
  1.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构设的故事情节,总是出现在一定的时空位置(即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场所),这就是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2.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要运用一定的手法去描写,让其特点与人物形象及小说主旨相适应,环境的描写手法十分丰富,既有描写角度的选择,还有各种修辞、表达方式等。
  3.环境在揭示人物种种复杂的关系、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掌握小说文本的“3步读文法”
  综观高考小说命题,均是紧紧围绕“情节”“人物”“环境”“主题”来命题,因此,在解答小说阅读题时,有意识、巧妙地关注这4大命题点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应按“3步”来读文,以提高答题的效率。
  第一步:落实“写什么”——明确小说所写内容
  1.把握小说情节
  划分层次,概括层意,明确小说各内容之间的关系,可帮助考生找准、找全各选项的答题区间。
  ……
  情节是小说塑造人物、展示手法、表现主题的最重要载体。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高考对情节的考查,主要有三种考法:情节概括、情节手法、情节作用。
  一、“4妙招”全解情节概括题
  “情节概括”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对这一考点考查的试题往往立足全文设题,考查对全文的故事情节的概括。
  ☞分析命题角度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直接考查型:
  (1)(2016•江苏卷)第④段中会明为什么逢人就问何时开火?请简要概括。(《会明》)
  (2)(2013•重庆卷)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枪口下的人格》) “直接考查型”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概括”“梳理”等作答动词和“情节”“脉络”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间接考查型:
  (1)(2018•全国卷Ⅲ)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微纪元(节选)》]
  (2)(2015•安徽卷)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的态度的变化过程。(《蓑衣》) “间接考查型”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这类题目实际上也属于情节梳理题,只是答题方向不同。
  ……
  高考对小说文本基本特征和标题、主旨意蕴的考查,是近两年的热点。如“历史与现实”交织手法的分析,“科学”“幻想”的关系如何理解,如何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解读文本,都属于对小说文本基本特征的深度分析。对小说主旨意蕴的考查,往往通过把握小说的标题和主旨情感来体现。
  一、“3注意”解读小说的文本基本特征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人物、情节一般是虚构的,它不受时空限制,为了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作者往往借助多种艺术手段。
  ☞分析命题角度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2019•全国卷Ⅰ)《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理水(节选)》]
  (2)(2018•全国卷Ⅰ)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赵一曼女士》)
  (3)(2018•全国卷Ⅲ)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微纪元(节选)》] 题干中往往有“简析”“谈谈”等作答动词和“基本特征”“叙述方式”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熟知类题通法
  鉴赏小说文本基本特征“3注意”
  1.要注意以鉴赏表达技巧为基础
  在包括小说情节、人物、构思、手法、环境、主题风格、背景、读者在内的艺术领域内选择合适的角度作为探究点,不可遗漏,也不可强加。
  2.要注意以分析艺术效果为中心
  明确手法技巧与环境、情节、人物形象、主题之间的关系,探究时,把手法技巧与“效果”结合起来,但不可架空分析。
  3.要紧扣文本有理有据分析
  探究题的解答应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点:试题虽然是开放性的,但始终离不开文本。从文本入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分析论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