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2张,另有教案和朗读文件。

  《诗经》二首 教案
  庐丰民族中学 曾传康
  《关雎》
  【教学目标】
  1.理解《关雎》所体现的青年男女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
  2.初步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
  3.能够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在诵读中体会本诗的内涵。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男女青年纯真美好的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读着《诗经》体会着风雅颂、赋比兴,你就仿佛被带进了浪漫的殿堂。今天,我们就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解题: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成《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陈述)。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就是由此及彼,由物及情,触景生情。即起兴)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的 诗体格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其语言生动传神。
  《关雎》是《诗经》开卷的第一首诗,历来为人重视。它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
  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
  三.整体阅读,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1.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纠正易错字音。
  雎(jū) 鸠(jiū)  窈窕(yǎo tiǎo)  逑(qiú)  荇(xìng) 寤寐(wù mèi)  芼(mào)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 文言知识梳理
  重点实词:洲: 水中的陆地; 窈窕: 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配偶; 芼:挑选;
  寤寐: 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特殊用法:琴瑟: 名作动,弹琴鼓瑟 ;友: 名作动,亲近
  钟鼓: 名作动,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