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七上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10《再塑生命的人》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doc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12《纪念白求恩》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doc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13《植树的牧羊人》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doc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15《诫子书》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doc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16《猫》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doc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17《动作笑谈》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doc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18《狼》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doc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19《皇帝的新装》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doc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1《春》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doc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20《天上的街市》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doc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21《女娲造人》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doc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22《寓言四则》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doc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2《济南的冬天》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doc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6《散步》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doc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7《散文诗二首》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doc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doc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二单元练习题.doc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上第六单元精编习题.doc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上第六单元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doc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上第四单元练习题.doc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五单元精编习题.doc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五单元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doc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分课练习题.doc
2019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第一课《春》资料汇编
文学常识
1.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2. 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集主要有《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你我》等。有《背影》、《匆匆》、《春》、《荷塘月色》等名篇先后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人物评价:
“朱自清的散文,能够贮满一种诗意。”(近代诗人郁达夫评)
“朱自清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近代散文家李广田评)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毛泽东评)
“同朱自清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存、朴素……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中来,幽默从忠厚中来,腆厚从平淡中来。”(现代教育家、作家杨振声评)
3. 创作背景:该文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昂扬乐观、积极进取的心态。
内容主题
作品以“春”贯穿全篇,按“总-分-总”结构展开,由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组成,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结构严谨。
开篇突出对春的企盼与渴望,接下来,在主体部分“绘春”中精心组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人图”五幅生机勃勃、朗润明美的画面;最后,以排比式的歌颂作结。全文不仅表现了作者对“春”的赞美和热爱之2019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
资料汇编
文学常识
1.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标题“济南的冬天”,简洁阐明了地点,节令。老舍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
2. 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人物评价:
胡风:“舍予是经过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他底‘真’不但没有被这些所湮没,反而显得更凸出,更难能而且可爱。”
朱光潜:“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
3.创作背景: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絜[jié]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该文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
内容主题
《济南的冬天》以轻快、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一块冬天里的温晴“宝地”。2019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第一课《春》练习题及答案(基础与拓展)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0.选出本课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3-5个好词,把它们写在一段连贯合理的话中。
1.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2分)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 )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下面哪句诗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2分)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浅草才能没马蹄
C.草色遥看近却无 D.风吹草低见牛羊
3.“树叶儿……戴着笠”几句描写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先动景后静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B.先静景后动景;先远景后近景;先绘物后写人。
C.先静景后动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D.先动景后静景;先远景后近景;先写人后绘物。
4.“春花图”中写春花的顺序是什么,写出了春花的什么特点?(2分)
5.“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仿佛”的作用是什么?(2分)
6.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即有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与珍惜,却也流露出对春光流逝,芳华逝去的无奈与哀愁2019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第五课《秋天的怀念》
练习题及答案(基础与拓展)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0.选出本课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3-5个好词,把它们写在一段连贯合理的话中。
1.多音字练习。请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宿
A.整宿__________
B.宿营__________
C.星宿__________
2.下列词语读音或字形中误的一项是( )
A.翻来覆去 喜出望外 烂漫
B.瘫换 绝别 沉寂(chén jì)
C.高洁 淡雅 侍弄(shì nòng)
D.暴怒 捶打 憔悴(qiáo cuì)
3.品读课文第一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本段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3)为什么母亲要“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