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390字。

  2020高中语文古诗鉴赏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描写专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汨罗遇风
  柳宗元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注]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而贬为永州司马(今湖南零陵)十年,十年后,朝廷诏其回京听用。此诗大概作于此时。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我从南方归来不必再象屈原那样为报国无门而悲伤自怜,眼看着就能回到长安回到朝堂。
  修门:此借指长安城门。
  为报春风汨(mì)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在这春风中行进在汨罗江边的路上,回想起先贤,激励着自己要有所作为,不要辜负了这开明的时代。明时:政治清明之时。
  吟咏屈原的诗词,也有相当多的是一些迁客骚人,宦游经过秭归等地时,于羁旅之中吊念屈原,含有对自己身世遭际的感叹。诗人同情屈原的可悲命运,把个人遭受排斥打击的忿恨和不满压抑在心中。
  “南来不作楚臣悲”,南来,点明自己的处境;写诗人回顾贬湘时,已下定决心,不作悲怆的楚臣。即不愿像屈原那样因愤世而怀沙自沉。“不作楚臣悲”,表明自己的心境,自己不会像届原那样,因忧国忧民而自沉于水。为何不悲?
  “重入修门自有期”,表明诗人憧憬未来,有信心励精图治,再干一番事业。诗人以一达观的心态,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开头二句写事、抒情,皆未言及风,三句则引入风的描写。
  “为报春风汨罗道”,述说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又来到汨罗,这条路不是沉沦之路,而是充满希望之路。诗人为了答谢在汨罗江旅途道上春风吹拂,“莫将波浪枉明时”,再次指出不能像汨水的波涛淹没到大湖中,而是下决心不辜负元和中兴的美好时光。波浪,人生波折,社会动荡。“莫”、“波浪”、“枉”、“明时”暗寓出诗人不因为遭受到挫折而耽搁了自己在政治清明之时施展才干的情愫。
  观此诗作,以七绝近体而存古韵,以平实质朴而寄深情,中唐以后少有人能及。东坡尝评子厚之诗:发纤秾于古简,寄至味于淡泊。此诗没有刻意渲染,只是平实的语句,却能感人至深;没有刻意表白,只是普通的叙述,却是发自肺腑。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