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00字。

  第六单元
  10.1 劝 学 教学设计
  《劝学》一文中,作者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文质优美,写法独特,其观点对今人仍有教育意义,是对学生进行文言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情感教育,劝勉学生勤奋学习的好材料。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通假字等,把《劝学》安排在本单元,对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熟读成诵,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 理清思路,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合理论证的能力,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 了解荀子对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以及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品读经典,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1.积累文言文知识。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1、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荀子的生平和历史地位。
  2、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荀子的思想。
  3、自读课文,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
  一、导入:
  《荀子》名句导入新课:
  1.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出自《荀子•非十二子》)
  【释义】不为虚名所诱惑,不为诽谤所吓倒。
  2.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出自《荀子•不苟》)
  【释义】庸:平常的。意思是:日常的言论一定要守信用,日常的行为一定要谨慎。
  3.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出自《荀子•强国》)
  【释义】不胜:不如。时:季。意思是:做事按月计算不如按日计算,按季计算不如按月计算,按年计算又不如按季计算。意在警戒人们要珍惜时间。
  4.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选自《荀子•荣辱》)
  【释义】为人处世,先想到道义然后再考虑利益的人是光荣的,先考虑利益然后再想到道义的人是可耻的。
  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自《荀子•劝学》)
  【释义】蓬草生长在丛麻中,用不着服就长得挺直;白沙混杂在黑泥里,就会和泥一个颜色。
  6.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出自《荀子•荣辱》)
  【释义】赠人以美好的言辞,比布帛更能温暖别人;而用恶语伤人比用矛戟刺人伤得还要深。
  以上这些名句都出自我国古代经典著作《荀子》,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选自《荀子》中的一篇课文——《劝学》。
  二、文学常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