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10字。
《琵琶行<并序>》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琵琶行<并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的第6课,这个单元学习唐诗。本单元选择的四位诗人的作品兼顾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两种风格,《琵琶行<并序>》是白居易因越职上书被贬江州司马之后的作品,《琵琶行<并序>》记叙送别友人时偶遇琵琶女,有幸听闻琵琶女弹奏,高超的音乐技巧引起了他的共鸣,勾起了作者对贬谪生活的伤怀,表达了对人生浮沉的黯然和伤感之情。学习该诗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人生旨趣。
2、教学目标、重难点及确立依据
本篇课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在高一阶段,学生在必修一第一单元掌握了现代诗歌,必修三了解了唐诗。在以往教学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有一定了解。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仍相对缺乏。因此,在教学上可以侧重于对词中文人情感的探究,进行文化上的拓展。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一)、积累文学常识,品味语言。(二)、理解诗人情怀,分析人物形象,领会诗歌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鉴赏诗中第二节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教学难点在领会诗里流露出的人性美,体会情感,体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内涵。
二、 说教法学法
1、 教法。本课拟采取诵读法、深读法、合作探究法、品味鉴赏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由在于对叙事诗中描写音乐句子的诵读有利于揣摩诗的音韵,深读进一步体味情感,感受内蕴。在老师的点拨、引导、品味鉴赏下逐层深入,调动学生积极性,去感受在传统文化心理下文人的心态。
2、 学法。诵读有利于学生通过揣摩诗的音韵,了解诗的内容。深读有利于进一步体味情感,把握诗歌深层意蕴。合作探究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相互合作能力,调动学生思维。品味鉴赏法,让学生主动鉴赏诗歌,自己处理文本,提高鉴赏能力,体味人生百味,更能及早掌舵人生方向。对比阅读法小试牛刀,理解诗歌形象和语言内涵。
3、 说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为了突出课堂重点在体会作者黯然伤怀的情感和饱含的人生哲理,我让学生在课前翻译与诵读该诗。对背景做一个了解,读懂意思,理解作者的基本思想,根据自己阅读体验,了解文人在“受挫”情况下的人文心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