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10+6190字。

  第二单元
  第6课 琵琶行并序
  课时优案1
  1.读准字音
  ①湓江(  )  ②铮铮(  )
  ③悯然(  )  ④谪居(  )
  ⑤荻花(  )  ⑥霓裳(  )
  ⑦管弦(  )  ⑧红绡(  )
  ⑨钿头(  )  ⑩银篦(  )
  ⑪呕哑(  )  ⑫嘲哳(  )
  答案 ①pén ②zhēnɡ ③mǐn ④zhé ⑤dí ⑥ní ⑦xián ⑧xiāo ⑨diàn ⑩bì ⑪ōu yā ⑫zhāo zhā
  2.古今异义
  (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                               
  今义:时间词。今年的下一年。
  (2)因为长句
  古义:                               
  今义:连词,常跟“所以”搭配使用,表示因果关系;介词,表示接在后面的部分是原因。
  (3)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                               
  今义:动词,鼓出来;形容词,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
  (4)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                               
  今义:色彩。
  (5)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                               
  今义:名词,排行第一的人。
  答案 (1)第二年。 (2)于是创作。 (3)突然发出。 (4)容貌,容颜。 (5)年纪大了。
  3.一词多义
  (1)举举酒欲饮无管弦动词,拿起,端起愿举国为内臣形容词,全举言谓新妇动词,发言莫令事不举动词,成功
  (2)数使快弹数曲形容词,几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范增数目项王副词,屡次
  (3)言凡六百一十六言名词,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动词,说感斯人言名词,话东船西舫悄无言名词,言语
  (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副词,短时间如听仙乐耳暂明副词,忽然,一下子
  (5)属名属教坊第一部动词,隶属若属皆且为所虏名词,辈举匏樽以相属动词,通“嘱”劝酒
  (6)语又闻此语重唧唧名词,言语琵琶声停欲语迟动词,说话千载琵琶作胡语名词,音乐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动词,告诉
  1.梳理文章结构脉络,完成填空。
  ……
  课时优案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琵琶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典文学中与琵琶相关的诗文    ,但于唐代尤甚。最经典的,莫过于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未听其声,不见其人,单看这字句,琵琶女演奏技艺之高超已清晰显现。
  琵琶曲类型多样,风格多变,气象万千。明清时期,以《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为代表的琵琶武曲和以《阳春白雪》《月儿高》为代表的琵琶文曲便广泛流传,至今仍是琵琶曲中的经典。尤其是《十面埋伏》,几近算是了解琵琶演奏的入门曲目。然而世殊时异,近代以来,琵琶乐的影响力大不如前。西洋乐逐步传入国内,钢琴、小提琴渐渐显现于舞台,中国古典民乐日益式微,不复往日光彩。及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子琴、小提琴、钢琴音乐班    ,西洋乐器以其高雅别致的气质,引领一时风尚。
  (    )。一曲《霸王卸甲》,快慢交织、沉郁悲壮的旋律,将霸王项羽垓下之战的情绪流转    地呈现出来,楚汉决战的历史图景也随之铺展开来。在极富张力和故事性的曲调中,我们能听到项羽心中的悲愤与凄凉,犹如落寞英雄的夕阳挽歌。对比《十面埋伏》中以刘邦为视角的高昂激越、    的节奏,同一历史事件,不同曲风,演绎出截然不同的心境情绪,成王败寇的残酷也更深地映入心间。两首琵琶曲,不仅是乐曲的观赏,也是一种人心的反思,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这份味道,西洋乐很难给得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汗牛充栋 蔚为大观 酣畅淋漓 大气磅礴
  B.浩如烟海 蔚然成风 淋漓尽致 大气磅礴
  C.汗牛充栋 蔚然成风 酣畅淋漓 气贯长虹
  D.浩如烟海 蔚为大观 淋漓尽致 气贯长虹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第一空:“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侧重于广繁;“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侧重于多。文中用来形容“诗文”有关的内容,用“浩如烟海”恰当。第二空:“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蔚为大观”指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文中强调“电子琴、小提琴、钢琴音乐班”在当时有一个发展、盛行的过程,用“蔚然成风”恰当。第三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