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330字。
古文专题复习(一)——词语解释
《陈涉世家》1.多义词
次 (1)编次   如: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2)行军途中停留  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故  (1)故意  如:广故数言欲亡         (2)缘故  如:以数谏故
立  (1)封建君主即位   如:不当立    (2)建立  如:复立楚国之社稷
以  (1)用来  如: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2)因为   如:以数谏故
    (3)用   如:祭以尉首
卒  (1)终于  如: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2)士兵   如:卒数万人
会  (1)恰逢,适逢   如:会天大雨 (2)集会  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2. 疑难字词
     嗟乎: 感叹词,相当于“唉”。如: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行卜:古人的一种迷信做法。用占卜来预测吉凶。如:而戌死者固十六七
     十六七:十个里面占六七个。如:而戌死者固十六七
     忿恚:使…..恼怒。如: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三老: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如: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3.重点实词、虚词
苟:倘使。 如:苟富贵,无相忘     会:适逢、巧遇。如:会天大雨,道不通
苦秦:苦于秦的统治。  如:天下苦秦久矣    举:发动。  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威众:威服众人。  如:此教我先威众耳     之:往,到。     如:之次所旁丛祠中
指目:用手指并用眼睛注视着。  如: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受命:听从号令。  如:徙属皆曰:“敬受命。”
比:等到。  如: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刑:惩罚。 如: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4.通假字
唱   通“倡”,倡导。如: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被   通“披”,穿着。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
指   通“旨”,意图。如:卜者知其指意
滴 通“谪”,发配(守边)。如:发闾左滴戌渔阳
以 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
5.词类活用
书:作动词,写。如:乃丹书帛曰       罾:作动词,用网捕。如:置人所罾鱼腹中
篝:作动词,用笼子罩。如:夜篝火     锐:作名词,指武器。如:身被坚执锐

古文专题复习(二)——古文阅读
(一)
吴文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慰,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杀而夺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乞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1999年江苏南通市)
1、选出加点字读音、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 D )
                      
       
       
2、选出下列加点词所指的对象与其他句均不相同的一项( B )
       A、公等遇雨        B、令辱之            C、召令徒属曰     D、以激怒其众
3、选出朗读停顿不当的一项( C )
       A、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C、广故/数言欲亡                                   D、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4、文中尉“笞广”“剑挺”是吴广用计的结果。吴广的计策是“数言欲言,忿恚慰,令辱之”(用课文原句填空)
5、秦朝末年,“天下若秦久矣”。陈胜、吴广顺应历史潮流,揭竿而起,势如破竹,极大地撼动了秦王朝的统治。这正证明了孟子所说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道理。
(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