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720个字。

  《出师表》同步练习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躬耕于南阳(______)
  (2)夙夜忧叹(______)
  (3)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
  【答案】
  1.亲自早晨怠慢
  2.(1)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显身扬名。(2)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所应尽的分内之事。
  3.C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躬”“慢”等字的释义。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翻译时要注意该句是不是特殊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要注意加上判断词“是”,倒装句要调整语序等。还要注意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重点词一定要翻译出来。文言文翻译要遵守信、达、雅的原则。“信”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达”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①句注意“于”字,②句注意“所以、而”字。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要求学生细读课文,“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