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70字。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顾拜旦,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通过演讲活动,体验、感受到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个性和风度。
  情感目标:
  1.能在演讲中树立自信、培养较好的心理素质与初步的控场能力。
  2.体会作者感情,激发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与拥护。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课文感受演讲的独特魅力。
  2.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方法。
  3.理清课文思路,掌握演讲的技巧。
  4.体会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教学过程】
  一、示范演讲,激情导入
  1.教师本人以圣火传递为背景,以民族凝聚力为主题,准备一段声情并茂的演讲。要求学生用心倾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为下文练习倾听并筛选有效信息热身;并引起学生情感上对演讲者的共鸣,激发学生情感,使之对体验演讲跃跃欲试。)
  根据所布置的课外收集关于顾拜旦及其奥林匹克精神的资料或者图片,选择同学中有代表性的图片或者资料进行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兴趣,过渡到本篇演讲词:《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作者介绍
  顾拜旦,生于1863年1月1日,逝于1937年9月2日,法兰西巴黎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1896年至1925年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奥林匹克会徽、奥林匹克会旗设计者。他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不仅是国际体育活动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
  2.写作背景
  本文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在此之前,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存在许多弊端,也受到国际政治局势的严重影响。这些都违背了顾拜旦所提倡的奥林匹克精神,于是他用此次演说以重申奥林匹克精神。
  3.重点字词
  浩劫(jié)            指摘(zhāi)      襁褓(qiǎnɡbǎo)       阐述(chǎn)
  萦绕(yínɡ)          枷锁(jiā)        拙劣(zhuō)          祈祷(qí)
  绚丽(xuàn)           肤浅(fū)      奠定(diàn)             目睹(dǔ)
  挚爱(zhì)            束缚(fù)      相辅相成(fǔ)           分崩离析(xī)
  ①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②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木,指棺材。
  ③肤浅:(学识)浅,(理解)不深。
  ④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⑤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⑥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
  ⑦暴风骤雨: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三、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回顾五年来的历史,展望奥林匹克精神的前景。
  第二部分(第2~7段):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特点及其精神内涵。
  第三部分(第8段):赞扬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贡献的人。
  第四部分(第9、10段):表明“我”对未来的信心。
  2.奥运知识知多少
  (1)奥运会的起源
  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会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是希腊各城邦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也是希腊人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庆典节日。运动会期间,各城邦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战争行为发生,所有通往奥林匹克的道路任人自由往来。举办现代奥运会,目的在于促进人类的精神发展,锻炼人的品格,培养人的道德,发展古希腊人的理想——美和健康,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2)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古希腊常在祭神日进行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从公元前776年开始,每4年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奥林匹亚村宙斯神宗教仪式上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