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50字。

  《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夸张”的修辞手法。
  2、了解“浮云”的典故,理解“浮云”的喻意,初步了解“引用典故”的写作技巧。
  3、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4、能灵活运用关联词“因为?? 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流畅表达后两句诗句的因果关系。
  5、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及“浮云”的喻意。
  【教学预设】
  一、学习铺垫
  1.讲述麦当劳连锁店的故事
  2明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视野开阔,方能看得高远。眼光放长远,才能有大收益!
  站得高看得远!
  理解“高瞻远瞩”的意义。
  3思考:如何才能高瞻远瞩呢?(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才能开阔视野,高瞻远瞩。)
  过渡句:希望这节课的学习能帮助你们拓宽思路,开阔视野,未来能做一个高瞻远瞩的人。
  二、学习“夸张”的修辞手法
  1.诗句横向类比,知晓“危楼高百尺、直下三千尺、深千尺、三千丈”都是夸张的说法,意在突显事物的特点。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a.指名读
  b.找找看这四行诗句有什么共同点?
  2.学习《登飞来峰》
  A.读诗,细品“夸张”修辞手法
  过渡语:古人就是这么善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突显事物的特点(出示古诗《登飞来峰》)。
  这首诗中哪个词也是夸张的说法呢?
  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首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哪个词是夸张的说法? “千寻塔”是夸张的说法。
  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王安石于公元1050年登上此山,写了这首诗。】
  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写飞来峰上古塔之高,让我们用一个同样夸张的成语来形容这古塔之高。
  【联想形容高的词语:高耸入云】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诗中有个词写出了这座“千寻塔”是在整个飞来峰的什么位置?(“最高层”) 齐读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