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作业:第三单元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作业:第10课 谈中国诗.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作业:第8课 咬文嚼字.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作业:第9课 说“木叶”.doc
第三单元 第8课
一、基础巩固
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郭先生________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
②“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________,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③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________。
A.照例 沉寂 含蓄
B.援例 岑寂 蕴藉
C.照例 岑寂 含蓄
D.援例 沉寂 蕴藉
B 解析 ①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援例:引用成例。②沉寂:十分寂静。岑寂:寂静,寂寞。③含蓄:(言语、诗文)意思含而不露。蕴藉:(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他那锱铢必较的样子,不用问,肯定是小气鬼。
B.成熟的苹果吃起来酸甜可口,不熟的苹果吃起来可是索然无味。
C.他们对当地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纷纷写信给上级纪检部门。
D.只有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我们的文艺创作才能推陈出新。
B 解析 A项,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要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使用恰当。B项,索然无味:形容呆板枯燥,没有趣味。望文生义。C项,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使用恰当。D项,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使用恰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汉赋虽然呈现出堆砌辞藻以至好用生僻字,但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锤炼语言词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B.目前,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市,城市各大医院常常人满为患,专家号更是一号难求,无形推高了医疗费用和患者负担。
C.农村孩子的阅读受图书资源短缺、阅读渠道狭窄和读书氛围不浓等因素的影响而明显落后于城市同龄人,存在巨大的“阅读差”。
D.文化自信强不强,思想解放够不够,敢领风气之先的魄力足不足,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
D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可在“好用生僻字”后加“弊端”。B项,搭配不当,“推高”与“负担”不搭配,可将“和”改为“并加重了”。C项,结构混乱,应在“存在”前加“城乡之间”。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第三单元 第9课
一、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多作为思想的载体,而诗则多作为感情的载体,因而文偏于表现逻辑思维,而诗偏于表现形象思维,似乎是个________的传统。这一传统的打破,对于________的人来说,无疑会被认为是一种生疏可疑的异端而加以反对。但如果我们不从先入为主的传统观念出发而从作品本身出发,就可发现:( );并且,散文化的议论本身还有助于突出抒情诗的主人公——作者自己的形象。思辨的形象性与其载体的散文化,构成了宋诗一个很大的特色。
至于宋人以才学为诗,这主要体现在诗中用典故方面。用典风气的流行与形成和学术文化的隆盛有关联的。宋代诗人多数是博学之士,他们的高层次文化修养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在诗的创作中,从而出现了作者以才学为诗、作品风格繁缛、用意深曲等种种现象。这是宋诗的又一特色,但这一特色的优劣,则需要对作品进行具体分析,无法________。陶渊明可算古来第一位善于用典的诗人,将陶诗囫囵读去的人,往往未能详悉。但我们即使找到它们有那么多的“来处”,也无须________,因为“用事而不使人觉”,也就近于或同于“胸臆语”,即创作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相沿成俗 墨守成规 混为一谈 自鸣得意
B.相沿成俗 故步自封 混为一谈 沾沾自喜
C.约定俗成 故步自封 一概而论 自鸣得意
D.约定俗成 墨守成规 一概而论 沾沾自喜
D 解析 第一处,相沿成俗:沿袭某种做法逐渐形成风俗习惯。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语境强调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形成了诗文写法的区别,应填“约定俗成”。第二处,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根据“这一传统的打破”“加以反对”可知,应填“墨守成规”。第三处,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一概而论: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多用于否定式)。语境强调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分析所有作品,应填“一概而论”。第四处,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很好而得意的样子。“自鸣得意”比“沾沾自喜”的语义重,根据语境可知,应填“沾沾自喜”。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散文化及往往包含在这个外壳中的议论,有益于表现
……
第三单元 第10课
一、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众所周知,唐诗达到了中国诗歌的顶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谱写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情浓意厚,字里行间尽显真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写出了无限的苍凉,________;“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将心中的诚挚情感抒写得________。
古诗词可以作为文章的调料。我们在写作时,如能熟练运用古诗词,会让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甚至能起到________的作用。朱自清先生常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古诗词,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便成为描写春风的典范。古诗词中含有丰富的文章技法。( )。多读古诗词,我们还会积累丰富的文化符号——意象。意象是诗人主观形象的情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突出的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意象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当然同一意象在不同的情景下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情怀。比如,“菊”常象征隐逸、高洁、清高,“莼羹鲈脍”常表达思乡之情,“梧桐”带着浓厚的衰飒悲凉之意,常用来表现愁苦、孤寂等情思……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符号,使我们成为一个________的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扣人心弦 痛快淋漓 点石成金 满腹经纶
B.动人心弦 痛快淋漓 画龙点睛 满腹经纶
C.扣人心弦 淋漓尽致 画龙点睛 锦心绣口
D.动人心弦 淋漓尽致 点石成金 锦心绣口
C 解析 第一处,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动人心弦:指激动人心,也指非常动人。句中用来形容诗句,应填“扣人心弦”。第二处,痛快淋漓:形容欢快到了极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根据“情感抒写”可知,应填“淋漓尽致”。第三处,点石成金: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根据语境可知,应填“画龙点睛”。第四处,满腹经纶:形容人很有政治才能或很有才学。锦心绣口:形容文辞优美。根据语境可知,应填“锦心绣口”。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短短几句中有起承转合,也精于构思,意象生动,议论精警
B.它精于构思,意象生动,议论精警,而短短几句中也有起承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