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导练课后针对训练第二单元(4份)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导练课后针对训练2 《论语》十则.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导练课后针对训练3 《老子》五章.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导练课后针对训练4-孟子见梁惠王.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导练课后针对训练5-胠箧.doc

  课后针对训练2 《论语》十则
  一、语言文字应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踰:超越
  B.愿无伐善,无施劳    施:施行
  C.知者动,仁者静    动:活跃
  D.小人长戚戚    长:总是,常常
  解析:B项,“无施劳”的意思是“不表白自己的功劳”。施:表白。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
  B.及其壮也,血气方刚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克己复礼为仁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不义而富且贵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解析:C项,动词,为,是。A项,之,代词/助词,的。B项,也,表提顿语气助词,不译/表判断的语气助词。D项,而,表修饰/表转折。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析:A项,“已”通“矣”。B项,“有”通“又”。C项,最后一个“知”通“智”。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敏于事而慎于言
  C.克己复礼为仁
  D.是寡人之过也
  解析:B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
  答案:B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这样可以说是喜欢学习了。
  (2)(我)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3)君子心胸开朗而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二、课内文本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6-8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
  ……
  课后针对训练4 孟子见梁惠王
  一、语言文字应用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下交征利        征利:求取利益
  B.万乘之国    万乘:一万辆兵车
  C.苟为后义而先利    苟为:如果,假如
  D.不夺不餍    餍:“餍”通“厌”
  解析:D项,餍:满足。
  答案:D
  2.下列加点的“见”字,与“孟子见梁惠王”中的“见”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B.于是入朝见威王
  C.未得与项羽相见 D.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解析:A项,见:显现。B项,“见”与例句同,拜见。C项,见:会面。D项,见:发现,看到。
  答案:B
  3.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与“何以利吾国”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B.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
  C.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D.夫晋,何厌之有
  解析:所给例句是介词的宾语前置句,与之相同的是C项。A、D两项是动词的宾语前置句;B项是一般疑问句,没有前置现象。
  答案:C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B.《孟子》共七篇,北宋时期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C.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仁、义、礼、智。并认为在这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
  D.孟子的“性善论”认为,尽管社会各成员之间有分工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人性却是同一的。
  解析:B项,“北宋时期朱熹”错,应为南宋时期,是朱熹使孟子的地位在南宋得到了迅速提升。
  答案:B
  二、课内文本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